西安交大发布两项科技成果 太阳能电池可“穿”身上“刷脸”支付将成为现实

西北信息报 2019-03-13 12:0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张毅)3月8日,西安交大举办2019年首场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集中展示了柔性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结构光3D深度相机两项科技成果。

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突破19%

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能源产业之一,也是国际高科技产业竞争的焦点。电信学院教授吴朝新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柔性薄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产生背景、性能优势、应用领域、发展前景等。

吴朝新表示,他与团队自2013年开始进入钙钛矿电池领域,至今已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技术探索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6年中电池转化效率提升至19%,超越了其他类型电池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他希望能早日量产,为民用应急、军用、绿色城市景观照明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贡献。“它满足了太阳能电池材料所有的需求,电池最大的优点是做柔性、可折叠的电池,同样尺寸的电池面板更轻、方便携带、而且弯曲可折叠,可以附着在任何物体的表面,是一种真正的柔性。晶硅太阳能电池和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二者融合发展,各取所长,可能是今后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方向。”吴朝新说。

3D视觉感知能力可让AI更加智能

电信学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副教授葛晨阳介绍了结构光3D深度相机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与市场价值等。他谈到,关于行业需求,团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提供行业领先的3D视觉方案,解决环境感知、人机自然交互、避障、3D扫描、精确识别等难题,拓展应用到机器人、VR/AR、人脸支付等领域。“结构光3D深度相机,本质上是一种深度的立体视觉传感器,其优势在于在近距离方面可以进行高准确度和高精确度的物体识别,尤其是人脸识别,在远距离方面主要用于AI技术,可进行三维环境感知。”葛晨阳说。

葛晨阳表示,目前该技术已申报10项美国发明专利(其中6项已获得授权)和40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13项已获授权),解决了动态、实时、准确获取深度图的难题。“基于激光散斑结构光编码的三维深度感知技术作为一种高性价比、高可靠、适合大范围工作的深度感知技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人机交互、智能设备深度获取的主流技术。交大这些核心知识产权的积累有助于打破国际巨头在深度感知核心技术领域的垄断,并将对多个领域的科学探索和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葛晨阳说。

新闻推荐

西安中考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8日至30日

昨天,市教育局发布今年西安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公布今年体育中考考试项目、考试时间等具体内容。记者了解到,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