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治污“考卷”的要点,你都抓住了吗?
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方式”……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推进污染防治”这张特殊的“考卷”,引发会场内外热议。实际上,这张“考卷”的“答题时间”早已开启。各地是如何作答的?群众有哪些获得感?今年“考卷”的要点你都抓住了吗?
■考题要点之“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
“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政府工作报告对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划了重点”。
从2017年起,蓝天保卫战就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道“必答题”。持续发力的效果开始显现,在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说,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3%。
群众的切身感受印证着蓝天保卫战的成果。刚刚过去的冬日,是河北省邢台市任县辛益村村民李志峰过得最舒心、最干净的一个冬天。去年他家的燃煤锅炉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壁挂炉。烟雾缭绕、墙面发黑、每天收拾炉渣的日子一去不返。
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陈凤珍认为,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要实现空气质量根本好转必须动“大手术”,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着力破解“重化围城”困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考题要点之“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
初春时节,从河南省鹤壁市穿城而过的淇河一片寂静。浅水处,颗颗鹅卵石宛然入目,河中水清如碧。
淇河之变,是各地持续加强水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地表水好于Ⅲ类的水体比例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1.6个百分点。
成绩可喜,但“答卷”仍在继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将水、土壤污染防治并列,体现出二者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面源污染仍然存在,我国每年有不低于4000万吨化肥在上天入地、污染水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说,水污染能看得见,但土壤污染看不见,更需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李伟说,土壤治理方面要扎实做好土壤环境的监测、调查和统计工作,摸清底数,这有利于因地施策、科学施策。还要加大对与大气、水、土壤污染紧密相关问题的治理力度,如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农药和化肥过度投放等突出问题。
■考题要点之“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答好生态“考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关键是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污染防治要有立体思维和统筹考量。”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宝生建议,做好城市垃圾分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综合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行动,是最好的回答。”李干杰说,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聚焦打好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七场标志性战役。确保污染治理成效能够确确实实显现出来,也能够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刘金文/图)3月5日下午,临潼区教育系统“爱我秦岭·美我骊山”环保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潼铁路中学举行。...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