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沿岸的机井群

西安晚报 2019-03-03 04:54 大字

灞东1号井湿地公园3号井

□文/图张君祥

八水绕长安,浐河、灞河是西安的重要水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在浐灞周边还打了众多的机井,作为新的水源地。

浐灞岸边打机井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陇海铁路部分开通后,就有了“水火车”,从灞桥火车站向西安供水。解放初的1950年,又从浐河西岸的米家崖村,开渠下管,设置抽水站,将浐河清澈之水,送入西安。

1954年,政府在浐河西岸的田家湾村建立了“西安第二水厂”,向西安供水。西安第二水厂取水工程的来源地,主要设置在浐河西岸的沿河地域(浐河东岸水源地属灞桥热电厂)。

据相关资料显示:西安第二水厂的初期工程,是在浐河西岸的十里铺地区,打机井4眼;在长乐坡之南地区打机井7眼,并设置了一个地面水池,日产水量可达0.8万立方米。

随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需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关部门又向灞河两岸延伸发展,寻找新的水源地。西安第二水厂先后在灞河西岸席王地区的董家村建立了一个抽水站,以董家村为中心,向北至柳巷村,向南至当时的毛西公社,一字排行打了15眼机井。

灞河之东,以贺家渠村为核心,南至东侯村,北至灞桥镇,又打了37眼机井。

后来,虽有黑河等水源地,但浐、灞二水仍是向西安供水的重要基地。据统计:向西安供水的水源地共有九处,灞桥区境内就有五处之多,即:灞东水源、灞西水源、浐河水源、十里铺水源、段村水源。

机井的布局和形状

浐、灞河两岸的机井布局,是按照河道流域的形态而设置,均在河堤外的百米之内设置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字排行。机井与机井相隔距离150米至200米不等。每个机井井台配备有潜水泵、变压器等,并建有圆形蘑菇房,形似战场上的碉堡。

每个井台,占地约半亩,有封闭的围墙。四方围墙用红砖砌成,约2米高,围墙迎面留有3米宽的豁口作为院门,院门一般都安着栅栏门,以保证机井的安全。

为了安装、架设、检修机井方便,人们还按照机井的方位,修建了一条贯通连接的水泥路,约3米宽。

原先我到田王村舅家走亲戚,常走这条路。近多年没有去,为了此文的撰写,我近日专门到灞河之东机井地域进行采访,喜悦地看到:路是老路,机井依旧。那些机井和往日比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机井院墙门两边写着:“饮用水源重地,严禁进入门内”的标语和一个警示牌。机井的圆房子和围墙,都是原先有的,只是机井圆房子外墙,涂了一层橘黄色的涂料。

要说变化大的,要属坐落在灞河生态湿地公园范围内的那些机井了。经过装饰,异彩多姿,成了灞河生态湿地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修建机井时拉砖

1963年冬,是我被下放到农村的第二年。为了恢复发展生产,生产队在冬闲季节,就要抽调一部分精壮劳力去搞副业。当时,我们生产队搞副业的负责人张生贤,也是我门中的四爷,他和修建机井的建筑队联系,让我们给灞桥镇至田王村一线的机井拉砖。供砖的单位有读书村的机瓦厂,沙坡村的新安砖厂,还有城西北角的红庙坡砖厂。

那时拉砖,都是人力拉着架子车运输,是很辛苦的,起早贪黑,天不明出门,见了星星才归。去时挎一兜儿玉米面馍,偷空啃上几口。拉到半路遇上茶水摊,喝上一碗二分钱的开水。有时没有热水,就只好在水管上喝一肚子凉水,待到晚上回家时,才能吃上一顿热饭。

记得我们首次给灞东机井拉砖时,是从读书村机瓦厂开始的。机瓦厂的砖,是黄胶泥制成的,比其他砖瓦厂的砖重,每块足有六七斤。初开始,我们每车装180块到200块,每块按六斤计算,一车砖的重量就超过1000斤。每天往返四五趟,既要装还要卸,遇到上坡路,将眼睛珠子都能挣出来,每趟不知要消耗多少体力和血汗。那时,我虽然正值青壮年,但一天拉砖干活回来,晚上睡在炕上,不是肩膀疼,就是腰腿疼,感觉精疲力尽。

后来,我们由一车拉200块,增至250块,最多时竟然装到300块,比头黄牛还拉得多。就这样,我一直拉了好多年。

艰辛中的意外

有一次,我们要去城西北角的红庙坡砖厂拉砖,向田王机井台送,往返90余里。第二趟还要去沙坡新安砖厂拉砖,来回又是60余里,两趟加一起,超过150余里。别说拉着重架子车,就是空手走,一天能走多少里程?

为了完成这次远距离的拉砖任务,我们一行11人,半夜二点就起身,一路急行。我们行至自强路西头向北拐时,天还未亮。这时我去路旁厕所小解,一时儿工夫,和大队人马拉开了距离。我掉队了,这时天黑路上也没有行人问路,自认倒霉,白跑一趟,只好放弃了去红庙坡砖厂拉砖的任务,拉着空车,向沙坡新安砖厂方向走去。心想,沙坡我轻车熟路的,我在那里等着大队人马第二趟来拉砖。

谁知祸不单行。我拉着空架子车,在去沙坡的路上,架子车轱辘的螺丝帽掉了,轴承里的珠子散落了出来,钢碗也打烂了。这样,空车都难以行进,更别提拉砖了。我像泄了气的皮球坐在了地上,心想,这怎么办啊?思来想去,想起一个人来,是我父亲的朋友,他在城里民乐园附近开了个修车铺,我去找他先把车修好。于是,我又拉着倒了珠子的架子车,前往民乐园。但不知转了多少圈,由中午转到太阳快要落山,也没找见那人的修理铺。最后,只得悻悻而归。

一天毫无成绩,在回家的路上,虽然拉着空车,但我心中的压力,要比拉300块砖的车子还要沉重。步入家门,母亲问我,我一句未答,倒在炕上,闷头大睡。

几年的拉砖经历,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也磨炼了我的意志。

新闻推荐

今年1月西安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全省第二 渭河干流西安段水质升至“良好”

本报讯(记者高乐)3月1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19年1月全省水环境质量“成绩单”,全省河流总体水质轻度污染,黄河干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