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棚菜要高产 科学管理是关键

农业科技报 2019-02-20 21:40 大字

本报实习记者 郭媛媛

春季是大棚蔬菜生长的旺季,是其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期。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安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赵利民介绍,眼下虽已进入春季,但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变化幅度大,蔬菜想要获得高产,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光照管理

“万物生长靠阳光”,光照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春季多雨多雾、低温弱光,日照时数和光照强度往往不充足,管理的重点是“增光、补光”,促进蔬菜植株的光合作用。一是选用透光率好、抗老化的无滴薄膜。二是经常清扫膜面,始终保持较高的棚膜透光率。三是在保持棚内温度不降低的前提下,采取早揭晚盖的方式,使蔬菜植株早见光、多见光,以更多地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四是在棚室北墙内张挂反光幕,反光幕的长度与棚室等长,张挂高度以下沿离地30公分左右。五是棚内安装补光灯,增加光照,提升菜苗素质。

温度管理

春季大棚蔬菜快速生长,温度管理是关键。大棚栽培的大部分蔬菜种类,其生长适温为白天25-30℃,夜间13-18℃。温度管理的重点是“保温和控温”,天气正常时,在保证揭棚后棚温下降不超过2℃的前提下,应做到早揭棚;上午10:00时以后,当棚内温度达到28℃时,要开始通风,注意放风口不宜过大;中午12:00-14:00时,当棚温高于32℃时,要拉大通风口,进行大通风;下午3:00时以后,当棚温达到22-24℃时,要及时关闭通风口;当棚内温度到20℃时,要及时覆盖棚被,进行保温。在遇到降温、降雪、刮风等不良天气时,要做好加盖防寒膜,加固棚体骨架,及时清理棚面积雪等工作。低温时期,可以在大棚中覆盖地膜,这样可以增温保湿。对于大棚中的磨破洞要及时修补,棚底用塑料薄膜作为围裙,防止冷风的入侵与热量的外溢;在棚上添加一些盖草帘或是遮阳网等防止蔬菜冻伤。

水分管理

早春外界气温较低,不能进行大通风,棚内湿度容易过大,浇水应遵循“适量适时、宁少勿多、土壤湿润微干”的原则。一是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的浇水方式,阻止地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二是浇水时间尽量选在晴天上午气温回升时进行。三是浇水次数不能太勤,以防湿度过大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四是浇水量不能过大,要看天、看菜苗生长状况和土壤墒情来确定。

施肥管理

追肥应掌握“控氮、增钾、补微、薄施、勤施”的原则,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钾肥,补充微肥,协调氮、磷、钾的比例,做到平衡施肥。茄果类蔬菜对钾、钙、镁的需求量大,结果盛期应保证有充足养分供应,一般在旺盛生长期前及时追肥;叶菜类蔬菜在结球期要保证氮、钾供应充足;根茎类的蔬菜应注意在根茎膨大前追施磷、钾肥和硼肥。

病虫害防治

春季是病虫害多发和易发季节,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采取农业、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针对大棚番茄发生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早疫病、斑枯病,黄瓜发生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疫病等,茄子和辣椒会发生疫病、褐斑病、炭疽病等,西葫芦发生灰霉病、白粉病等,发病初期可用百菌清烟剂或霜疫清烟剂熏棚1-2夜;发现中心病株可选择多菌灵、百菌清、霜疫灵、克露、恶唑菌酮·霜脲氰、霜霉威、粉锈宁、噻菌灵等药剂进行喷药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对其应在温室、大棚的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然后将其密闭,用敌敌畏、抗蚜威熏杀,也可用乐斯本等喷洒防治。

新闻推荐

西安幼儿教师用铁丝扎伤20余名儿童获刑 海南涉黑团伙为成员缴纳社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陕西】西安幼儿园老师用铁丝扎伤20余名儿童,一审获刑8个月据华商报报道,西安雁塔区某幼儿园老师兰某于2...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