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优秀改革创新案例哪些让您满意 邀您扫码投票(四)
扫描二维码,为您满意的优秀改革创新案例投票
西咸新区
建设云端自贸产业园探索打造“云端自贸区”新模式
西咸新区通过云端自贸产业园打造“云端自贸区”新模式,园区以服务小、微创企业为主,构建产业链金融为核心。率先探索“集群注册、微信注册、云计算服务”的创新登记模式和“云端产业园”的创新园区模式,运用大数据运营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数字云端自贸等新型服务,构建新经济生态圈。是西咸新区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产业结构,汇聚新动能经济产业群,探索云端数字自贸区建设标准的试验区。
国际港务区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服务企业中创造“三个全国最快”纪录
西安国际港务区坚持“虎口夺食”招商引资工作法,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获悉有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沃尔沃整车可能后,立即拿出沃尔沃专项物流解决方案,主要领导带队赶赴北京与吉利集团主动对接,随后即考察学习重庆整车进口口岸建设和运营经验。经过连续奋战、反复磋商,以及上下协调省市有关部门,成功拿下了沃尔沃专列,创造了“7天取得口岸检测线资质、15天全面建成汽车整车进口口岸、80天实现从首次对接到专列抵达”“三个全国最快”的西安速度。
航天基地
“3+3”发展模式促进通航产业转型升级
为抢抓国内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航天基地充分发挥空、地先天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通过“机场-产业园-小镇”和“无人机-直升机-固定翼”的“3+3”发展模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临时起降点升级为通航机场的基础上,围绕通航机场积极布局通航产业园区,全力打造空天特色小镇,并以“无人机、直升机、固定翼”三种机型为产业抓手,不断催生产业开花结果,推动形成西安通航产业发展新格局。
曲江新区
构筑“12345”文化金融体系助力大西安丝路文化高地建设
按照西安市十三次党代会关于打造金融“金三角”的部署要求,为加快推进金融发展改革,全力补齐金融业发展短板,曲江新区创新融合“文化+金融”发展,统筹规划区内文化资源,构建了包含整体规划、发展平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扶持政策在内的“12345”文化金融发展体系。面向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三条文化金融合作路径和融资模式,为西安建设丝路文化高地持续注入新动能。
航空基地
构筑六大公共平台凝聚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合力
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西安航空基地围绕航空产业链的短板、弱项,通过建设人才培养、检验检测、创新创业、信息交流、技术转移、成果展示等六大平台,系统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通过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企业信息和资源共享难题,落实企业获得的政策红利,有力统筹了区域军民融合资源,提升了航空领域军民融合成效,建立了各方共赢、良性互动的创新服务模式,为打造军民协同创新、需求良好对接、资源共享共赢的良性格局奠定了牢固基础,营造出了航空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
浐灞生态区
搭建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助力陕西自贸试验区企业走进“一带一路”
为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积极倡导搭建“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在线人民币结算、产品信息发布、贸易合同撮合等“一站式”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效提升企业外贸风险防控水平,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户“走出去”。
秦汉新城
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
随着互联网及4G、5G技术的普及,基于文物数字化所构建的文创产业生态体系,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将文物以数字化形式“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让其他各国深切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全球观众了解中国的故事,不断传递中国力量;通过文物数字化交流合作平台激发出更大的文创市场空间与产业价值链。
沣东新城
构建国际离岸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当前,国内外科技资源面临着高度分散、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合作交流路径少和成果转化率低等难题。沣东新城着力打造国际创新科技资源聚集区,构建国际离岸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以海外人才及国际科技项目为抓手,积极开拓海外科技资源渠道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建设国际化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平台。通过技术转移、海外项目孵化、国内产业化、基金跟进投资等多种模式,吸引更多的国际科技人才、技术、项目的聚集、转化、落地和产业化。
国际港务区
探索推行“全科网格”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西安国际港务区坚持“多网合一、一员多能、力量下沉”,在综治维稳、城市管理、治污减霾、路长所长、安全生产、土地违法“六网合一”基础上,将“网格化”延伸到建设、市容园林、城乡管理等更广领域,打造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运转、责任落实、反应快速”的“全科网格”,建立区街村三级网格,形成“巡查发现-办理解决-回头看”闭环工作法,有效整合了多个部门执法巡查力量,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确保了运行机制的畅通,提高基层的战斗力,有效解决基层管理服务中的发现难、整治难、监督难等问题,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航天基地
“六大举措”走出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发展之路
军民融合是航天基地的天然基因,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是航天基地的天然使命。作为大西安军民融合产业重要组成板块,航天基地坚持“航天产业立区、战略新兴产业兴区、规模化发展强区”的思路,挖掘优势、矢志创新,通过六大务实举措,开创了以“天、空、信”(航天、通航、时空信息)为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局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为陕西、西安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曲江新区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重塑活力
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开发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018年以来,曲江新区不断深化机构人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加快产业升级……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全区形成了干部谋事、员工干事的正能量和风气,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领头羊的作用逐步显现,不断增强了辖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航空基地
以“七个融通”构建航空特色双创体系
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西安航空基地以深入推进制度融通、产业链融通、创新融通、平台融通、资金融通、技术融通、人才融通的“七个融通”为抓手,加快建设航空特色载体,汇聚航空双创优势资源,探索出了一条适应航空产业特点、全方位支撑的航空特色双创体系,有效解决了航空产业门槛高、中小民营企业参与难的问题,着力提升了航空产业配套能力,推动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浐灞生态区
国企改革在丝路多元融合梦工场
浐灞生态区着力打造“文化+、互联网+、双创+、外贸+”丝路文化创意服务业聚集区,积极探索国企改革新模式。通过链接科技巨头,研发文化创意新产品,校企精准定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开展混合经营,打造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体会”的自由贸易窗口等途径,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激活双创孵化动力,形成新的“惠民共享”对外贸易新形式,助力西安旅游公共服务数据化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区域文化实力及品牌影响力。
秦汉新城
搭建“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标准体系及大数据平台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要塞”,现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与经济全球化的关注焦点。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约2488种,境内语言在100种以上的国家就多达8个。面对这一困境,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开启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创新模式,通过将政、产、学、研各方联合在一起,助力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研究的高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克服相关语言障碍和大数据信息方面的需求。
西咸新区
创新国际高层次人才服务模式搭建“一站通”办事平台
西咸新区依托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国家级陕西(西咸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自贸试验区搭建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招才引智、人才自由的便利化人才服务新模式。“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整合省、市、新区包括教育、科技、公安、工商、人社、税务等多部门力量,构建“一站通”人才专办服务体系;以“西咸人才”网站为基础,结合中国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西咸园区)招聘大厅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搭建“互联网+”招才引智系统;筛选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入驻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境外高端人才居家金融服务体系,从而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沣西新城
“八个一”模式推进全域海绵城市建设
沣西新城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在顶层设计、规划统筹、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智慧管理、绿色金融、全民缔造等八个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初步形成“八个一”建设模式,构建了“科学创新驱动、示范项目带动、社会资源联动、新区全域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径,为中国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范本。
空港新城
构建通关一体化大平台汇聚“三个经济”新动能
空港新城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区,立足“三个经济”战略布局,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为契机,以构建高效、便捷、集约、智能的进出口通关一体化平台为着力点,整合放大“临空+自贸+保税+口岸+跨境”的叠加优势,在增航线、聚货源、降成本、强服务多个方面不断探索创新。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18条,吸引66家国内外物流企业、13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落户;全年货邮吞吐量增速位列全国十大枢纽机场第一。
经开区
“一站两口三全”项目服务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再升级”
经开区围绕“追赶超越奋进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招商项目落地年”活动,主动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标准,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创新实行“一张执照管登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流程管项目、一支团队管服务”的“一站式”项目服务,实现了项目入口与出口之间“环环紧相扣、事事有人跟、件件有结果”,以“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优质高效服务,确保了项目最短期限落地建设、竣工投产、达产达效,创造了让企业满意的“一站两口三全”营商环境“经开标准”。
航空基地
创新协同产教融合体系助推航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西安航空产业的核心承载平台,为了扭转先前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合作能力不强、产教融合模式单一、融合深度及广度不够等问题,促使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西安航空基地探索出“产业同源、学科同构、研究同步、用人同频、创业同行”产教融合新思路,推进“产学研用创”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产教融合”体系构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助推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航空基地
以“硬科技”构筑小核心大协作体系助推西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程中,西安航空基地以筹划推动4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这一国家重大基础装备为契机,大力支持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角防务”)与清华大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了国家重大装备民营化制造、产学研成果工程化等难题,使其成为我国军民两用超大锻件主要供应商,为民企参军探索出了一条“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式”的研发生产合作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新闻推荐
病房里的特殊生日窗外的白雪还未消融,西安市胸科医院神经结核科的病房里却格外温暖。2月11日,从陕北来西安求医的张先...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