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汾渭平原治霾滞后5-6年 将深入指导持续发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019-01-24 19:22 大字

新年伊始,生态环境部召开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打赢蓝天保卫战。

蓝蓝天工作室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首战之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初战告捷。不过,接下来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各个地方进展不一样,比如汾渭平原滞后5—6年。”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指导,持续发力,有效推动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改善。

四大因素致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问题突出

汾渭平原是黄河流域汾河平原、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及台塬阶地的总称,包括11个地级市: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河南省洛阳、三门峡,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咸阳、铜川。

汾渭平原去年第一次被纳入大气污染防治国家重点区域。刘炳江表示:“将汾渭平原纳入全国重点区域,主要是考虑到其PM2.5浓度持续不降反升,已经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蓝蓝天工作室统计发现:在2018年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汾渭平原有6个城市排在后20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包括山西的临汾(第169位)、运城(第155位)、晋中(第154位),陕西的咸阳(第161位)、西安(第158位)、渭南(第150位)。

其中,山西临汾市位列全国倒数第一。“临汾市2018年开展了大量工作,二氧化硫浓度最高值从1000多微克/立方米降到400微克/立方米,高值明显降低,但是由于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加之重污染企业多、排放强度大,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在高位,导致2018年排名倒数第一。”刘炳江说,“临汾市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10家钢铁企业、22家焦化企业,加上地形的特殊性,解决起来非一日之功。”

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问题,为什么如此突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污染特征明显。陕西、山西是产煤大省,同时也是煤炭消费大省,汾渭平原煤炭消费更集中,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远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

二是区域产业结构偏重,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汾渭平原多氧化铝、焦化、钢铁、煤化工等重化工企业,企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较低,且多数企业尚未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火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比例低于京津冀水平,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公路运输污染问题突出,重型车排放量大。汾渭平原是陕、蒙、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普遍以公路运输为主,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了公路运输压力。此外,各城市重型车排放监管薄弱,部分城市油品质量亟待提高,运输污染问题突出。

四是特殊地形和气象条件,污染物不易扩散。受山脉阻挡和背风坡气流下沉作用影响,汾渭平原易形成反气旋式的气流停滞区,在重污染天气期间,污染团形成后容易被困在汾河和渭河河谷地区,不易扩散。

去年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下降,扭转了持续不降反升局面

刘炳江介绍,为解决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问题、提高汾渭平原治理大气污染的内生动力,采取了多项措施。

建立工作机制。制定一系列协同治污的工作规则,成立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加强联防联控。

出台工作方案。印发实施《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细化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措施,强调以燃煤污染控制为重点,切实抓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

强化监督执法。从2018年6月起,从全国抽调环境执法人员,对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强化监督,发现涉气环境问题交办地方整改,有效遏制了违法排污行为。

加强科技支撑。启动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2018年将“一市一策”跟踪研究范围扩大到汾渭平原11城市,派出攻关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摸清各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和成因,提出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铁腕治污,效果初显。2018年,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54.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比2015年下降4.9%,扭转了自2016年以来持续不降反升的局面。

不过,京津冀等地2013年开始实施“大气十条”,汾渭平原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则滞后5—6年,任务非常艰巨。“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针对当前汾渭平原在大气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指导,持续发力,有效推动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改善。”刘炳江说。

(原题为《生态环境部:汾渭平原治霾滞后5—6年》)

新闻推荐

丝路文明·中国国家画院暨长安画坛美术作品展开幕

本报讯(记者刘曌琼)1月1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协办的丝路文明·中国...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