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三个经济” 推动形成西安全面开放新格局 访市决咨委委员、西北大学教授、博导赵守国
■首席记者轩辕杨子实习生张弛
“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今天,西安在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全力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精准把握好发力点。”市决咨委委员、西北大学教授、博导赵守国从三大方面,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了聚焦“一带一路”高定位,围绕“五通”、融入“五路”,打造“三个经济”发展示范、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建设中外合作产业园,创新国际人文交往模式,全力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新任务。赵守国认为,西安在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全力扩大对外开放中,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要依托综合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依托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发展枢纽经济的关键是布局枢纽经济区,发展枢纽偏好产业,形成以交通枢纽为基础,关联产业、引致产业为支撑的枢纽偏好产业体系。”赵守国表示,西安可以以建设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契机,依托空港新城,整合放大“临空+自贸+保税”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以中高端无人机、航空新材料、航空制造、航空服务等为重点,依托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园区引领、机场先行、展会搭台、市场拓展、链式聚集、融合发展”的“西安模式”。依托国道、铁路、高速、高铁四重“米”字形交通网络节点,积极发展通道经济。以国际港务区为重点,抢抓中国第一个“内陆港+自贸区”双重优势叠加机遇,围绕“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基地”、“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核心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打造“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模式。
第二,要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门户经济。“大力发展门户经济,重点是建设区域门户城市、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和打造特色产业高地。”赵守国建议,在建设区域门户城市上,西安要放眼世界发展潮流、亚洲发展大势、中国发展走向,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核”,要通过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开辟新空间新模式新机制新形式,发展成为全球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策源地,在全球城市格局与国际产业分工中异军突起。在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上,西安要聚焦“一带一路”高定位,以建设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和先行试点;要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构建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3+1”万亿级大产业。
“第三点,是要依托要素融合优势,大力发展流动经济。”赵守国说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使商贸物流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持续走深走实。进一步增强对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既各畅其流,又汇聚融合,大力发展流动经济。可以围绕商品、物资等资源要素,以打造“一带一路”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构建具有西安特色的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大物流发展格局;深化与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战略合作,携手打造引领全国的新零售之城等。围绕科教、人才等创新资源,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部省融合、央地融合“三个融合”,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创区等国家创新试点示范建设,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围绕文化、旅游等资源禀赋,聚焦文化旅游高品质,围绕世界文化之都、世界旅游时尚之都定位,深化书香、音乐、博物馆之城建设,打造会展、赛事、文创名城,全力打造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西安韵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展现“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魅力。围绕资金、资本等金融要素,围绕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目标,促进金融资源同西安市的优势产业相结合,突出彰显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军民融合金融、能源金融、物流金融、绿色金融及离岸金融等特色金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样板。依托“京东航天数字经济示范园”等项目,构建“平台+生态+赋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伊琛)昨日记者从西安市人社局获悉,在西安如果你属于2019届应届毕业生(毕业当年1月1日起),或者属于毕业两年内未就...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