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因高铁而变

陕西日报 2019-01-22 07:05 大字

本报记者苏怡见习记者杨博文实习生王睿

身着蓝工装,头戴“大盖帽”,手持对讲机,27岁的小伙顿博文迎来参加工作以来的第6个春运。

1月21日,春运首日,西安北站进站口旅客排起了长龙。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顿博文对记者说:“这两年春运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坐高铁回家过年的人多了。”

近年来,陕西高铁发展不断提速,自2010年2月6日郑西高铁开通运营以来,陕西“米”字形高铁线路日渐完善:2013年12月28日,西宝客专开通;2014年7月1日,大西客专开通;2016年9月,郑徐高铁联通西北、华东;2017年7月9日,宝兰高铁开通;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西南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络……西安北站从建站初期仅使用4条股道提升至如今的14台27线,发送旅客也从原有的3600人次增加到现在9.6万人次。

谈起陕西高铁发展,顿博文很是自豪。“从无到有,陕西老百姓对高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原先乘坐高铁出行的商务人士较多,这几年的务工人员明显多了。”顿博文说,人们的出行因高铁发生了巨大变化。宝兰高铁开通后,去兰州、青海旅游的人明显多了。

今年春运期间,为保障旅客便捷出行,西安北站使用了多项“黑科技”,并对10个智能问询机器人及中英文查询机进行升级,提高智能语音识别度,完善查询内容,为旅客提供精准高效的候车、乘车及导航服务。在地铁层、候车室检票屏等乘车流线区域,西安北站还增加了“高铁微服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标识,旅客通过扫描关注,即可查询购票、乘车、正晚点等信息,还可以进行重点旅客预约、失物招领、站内导航等服务。

此外,在乘车查询板块中,西安北站还新增了检票口信息查询功能。顿博文说:“如今,西安北站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售取票机、实名制自主验证闸机、问询机器人、站内导航等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让旅客真正享受到了自主无干扰的乘车体验。”

新闻推荐

西安高新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

2018年是大西安的“追赶超越奋进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招商项目落地年”,也是西安高新区“追赶超越,进位争先”的关键年。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