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和中国航天事业密切相连 中国固体火箭开创者杨南生的故事
杨南生□ 伏萍 胡红亮
2013年3月5日,一位92岁的老人在北京去世。消息传来,位于西安的航天四院沉浸在一片哀悼和思念之中。这位深受大家爱戴和尊敬的长者,就是航天四院原副院长、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
1921年,杨南生出生于缅甸仰光市一个华侨家庭,两岁时随父母回国。1947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受钱伟长先生的指点,选取塑性力学为研究方向。1950年,29岁的杨南生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者的身份,毅然回到祖国。从此,他的名字和共和国航天事业密切相连。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第一发潜地导弹……这些一个又一个的第一,都有杨南生的心血和付出!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过,“杨南生是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杨南生去世后不久,他的学生、同事拿出他当年送给他们的各种学习笔记,经过数十年里众多科研人员的传阅,那厚厚的一摞笔记本竟然保存得完好无损,可见大家对这些资料是何等珍惜。
1964年6月,杨南生接过周恩来总理亲笔签署的任命书,担任第五研究院四分院副院长,带领着他的团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修筑起一条神奇的天路。1965年8月,中央启动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任务。以杨南生为技术总指挥的航天四院承担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的研制重任。说起那段“荒漠走单骑”的故事,四院的老人们无不唏嘘落泪。
在那个鸟都不飞的地方,荒漠风沙,环境恶劣。长期紧张的工作使杨南生患上了坐骨神经痛。可为了工作,他仍忍着病痛骑着那辆永久牌二八式自行车穿行于各厂、所、站之间。于是,茫茫荒漠里,大家时常会看见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学者,迎着风沙,用力蹬着一辆自行车,艰难而又坚定地前行。
直到今天,航天领域依然是一个高危行业,而在创业初期,危险更是无处不在。为了尽可能详细地了解试车状况,每次试车,杨南生都会不顾安危,走进与试车台只一墙之隔的观察窗。当时没有跟踪仪器及高速影像设备,要想观察到发动机火焰状况,只有近距离通过观察窗进行观看,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1970年4月24日晚9点36分,航天四院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当东方红的乐曲从遥远的太空传回时,杨南生站在大漠的寒风中,翘首星空,追寻着那颗刚刚升空的中国新星……
习惯于坚守清贫事业的杨南生似乎从未在意过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但有一次他在意了,那年一位旅居国外的朋友回国后突然提出要来看他。杨南生非常清楚自己的住房条件远远不及当年留学时的学生宿舍,于是婉转地告诉朋友:“还是我来看你吧”!妻子开玩笑地说:“你当初不回国,就不会尴尬了”。杨南生乐呵呵说道:“给别人干活没意思的,给自己的家人干活,我心里才高兴啊!”
曾经有人问过他,这一辈子感到最幸福的是什么?杨南生沉思片刻,深情地说:“最幸福的,是天上那颗会唱《东方红》的、会转的星星上有我亲手摸过的东西啊!这一辈子能为国家发达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儿,对我来讲,足够啦!”
今天,我国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固体火箭发动机蓬勃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杨南生却永远地走了。但他的名字,会随着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发展,连同他高风亮节的大家风范,都将永远闪耀光芒,激励后人。
新闻推荐
西安光机所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积极探索,形成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化模式。这是非接触式心率监测设备...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