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西安高新区 让营商环境组合拳打出影响力

三秦都市报 2019-01-16 02:30 大字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就得有相适应的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2018年,西安高新区根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批示精神,成立了十六个专项组和三个功能组,确定了各专项组、功能组的牵头单位和联络人,实行组长部门负责制,在制度探索、机制创新、企业服务、基金扶持、便民服务、政策解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西安高新区奋力实现追赶超越,大干123建好首善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树立了高新区的国际形象,展现了高新区的独特魅力,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网通办全市率先

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作为西安市“最多跑一次”(数字化转型)改革试点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双试点单位”,2018年10月30日,高新区将“一网通办”作为重中之重,凝聚力量,强力攻坚,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级层面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第一批9项高频民生事项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不见面审批。该系统支持人工智能审核和多渠道在线支付,可推送电子证照及电子签章,实现“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全年网上注册个人及企业484家,办结事项308个。与此同时,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的“并联审批系统”正在加紧构建。

简化程序,节约了时间,为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增添了新的活力。如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协调开户银行、公章刻制企业入驻政务大厅,压缩涉税事项、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的办理时间,全面推行工商准入登记和注销登记全程提速,企业准入和注销办结时间均已压缩至2个工作日。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为部分重点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探索“容缺制”“承诺制”等制度创新,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为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开通绿色通道,将水电气暖的接入审批列入即办项目。用水方面实行“容缺办理”并减免接水入户的工程费用,用水报装承诺3.5个工作日办结;电力方面压缩供电环节,大力推广“互联网+手机APP”线上报装,用气报装方面,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确保“报建工作”上门服务,将接气办理时限压缩至28个工作日(小型工商客户15个工作日);供暖审批上,已将办事环节压缩至2个,申请申报材料压缩3个,企业用暖的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过户、销户、变更供热等业务全部实现当日办理。

一网通办,容缺制、承诺制、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简化了程序,既便民又便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高新速度在创新中不断升级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是高新速度的再提升。

为了优化企业纳税服务,高新区率先建立“办审一体化”,推出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省内通办”和预约办税等多元服务模式,对“容缺办理”机制进行了初探,切实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大力推进自助办税“进企入社”,切实推进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跨越;为了方便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将税务局、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三个窗口整合,进行并联审批、一窗受理,实现“递一次材料、只跑一次”;为了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与人民银行建立货币政策工具“领办行”制度,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带动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区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开展供应链以及自贸票据通、税银贷、专利质押等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创新;为了优化企业申报政府专项资金(基金),组织申报发改、工信、科技、商贸等各级各类项目几十余批次,最大限度为区内企业争取各级资金支持。“三次创业”系列政策的申领结果均已公示,三批共兑现金额67981.36万元……

企业跨境贸易单证办理时限实现当天办理,是全省通关速度最快的海关作业现场。

在高科技产业和市场的培育方面,也体现了高新质量和高新速度。2018年7月26日,高新区召开“硬科技创未来·2018独角兽企业发布会”,发布了“高新区独角兽培育计划”,重点围绕西安高新区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进一步培育以及对如何促进高新区企业爆发式成长等进行了研讨。截至2018年底,挖掘培育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共32家。

高新速度在创新中不断升级,不仅方便了群众,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强化市场秩序整治

对破坏营商环境零容忍

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保护知识产权也显得尤为重要。西安高新区为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行动,成立了丝路创新创业产权保护服务联盟,建立了丝路创新创业产权保护竞价服务平台,开通西安高新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热线,接受企业和发明人维权援助申请和侵权举报投诉。2018年,举办知识产权相关培训活动39场次,超过1500人进行培训,提升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能力。

为了整治市场秩序,打击制假售假行动,规范涉审中介服务,规范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涉企收费举报、投诉、查处、反馈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8年,西安高新区多措并举,强化市场整治,全年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7921件,已办结665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8.58万元,办结率99.5%;组织开展节假日网店定点监测工作,加大网络商标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教育,强化传销的排查、清理和刑事打击力度,开展“2018-秦风行动”,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区块链”特大网络传销案件1件,共捣毁传销窝点11个,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0名,冻结涉案账户42个,查获涉案资金8600余万元,受到公安部的贺电嘉奖。

对于破坏营商环境违法犯罪,公安高新分局重拳出击,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村霸”“沙霸”“地下出警队”等犯罪行为,落实“七快”(快处、快侦、快破、快捕、快诉、快审、快判)工作机制。工商局以“打造最佳的市场秩序和最佳的营商环境”为工作目标,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健全督导检查、沟通联络、跟踪督办、宣传教育、执法协作工作制度,打造最佳市场秩序。

2019年,西安高新区将充分发挥业务归口单位的专业优势,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多措并举,发扬“店小二”精神,主动提升服务质量,最大程度争取企业、群众的满意度提升,努力把营商环境软实力变成高质量发展的硬指标。本报记者周书养

向人民报告西安高新区八大攻坚行动系列报道(二)

新闻推荐

网贷收益率连续4个月下降

昨日,华商报记者从第三方数据机构融360获悉,近期流动性比较宽松,市场不差钱,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一直在下挫。互联网宝宝收益...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