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当个称职的技术工人挺好

陕西工人报 2019-01-03 06:47 大字

近日,笔者在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机电总厂电修车间看到,正在练习行车起吊“穿针引线”绝活的职工张秀荣在同事季国凯的指挥下,用吊钩上直径为6毫米的钢针轻松地吊起啤酒瓶和螺母,只见行车缓缓前行,啤酒瓶和螺母稳稳地落在指定位置。

这是机电公司高技能人才展示绝技绝活的一个缩影,像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工作干到极致的职工在机电公司不胜枚举。

该公司经理徐建军介绍,作为生产服务保障单位,黄陵矿业机电公司抓住“人”这个关键,创新技能人才激励导向机制,着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让扎根下来的人有希望、有盼头。

成长了就有“红利”

今年31岁的严池是西安周至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陕北延安,成了机电公司的一名检修电工。现在的他不仅是该公司电修车间副班长,还是综采电气设备检修带头人,个人独立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多达10余项,累计创效近百万元。

“当时想着延安离家远,不如回西安找个工作。后来和家人商量后,觉得黄陵矿业各方面都不错,干的又是专业技术,就选择留下来了。”严池说,留下来是最正确的选择。

作为设备检修的前沿,电修车间负责矿区综采电气设备大修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严谨,容不得一丝马虎。而严池从高技能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并成为副班长与该公司的培养密不可分。

近几年,机电公司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尽一切可能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去年11月12日,机电公司举办了技能大赛,各个岗位的技术能手拿出绝技绝活,冲击名次。”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作为检验职工技能水平的最大平台,技能大赛每年一届,已形成常态化。”

该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大笔资金用于技能大赛奖励。此外,日常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该公司也会给予获名次的职工300元至500元奖励。

“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奖励和表彰高技能人才,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导向性的人才队伍,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徐建军表示,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给他们成长的平台,让他们看到“希望”、摸到“红利”。

把工作干精不留瑕疵

作为“两化”融合试点企业,黄陵矿业近年来大力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陆续投运,高精尖设备对工人专业技术素养的要求“水涨船高”。

作为矿区的机电维修中心,机电公司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性强、效果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道路。

据该公司人力资源资料显示,技能大赛、岗位练兵、“三小一练”、师带徒、外送培训这些模式已充分融入职工素质提升的每一个环节。近年来,该公司开设机电维修培训班,累计培养3000余名机电人才,成为矿区机电专业人才的“孵化基地”。

对于严池和很多像他一样的职工来说,大家的梦想都一样:在岗位上把工作干精,干到极致。

干净的厂区,完善的配套设施,“丰满”的人才培养机制,让严池这些在外务工的职工感到很踏实。况且,这里还有他们的偶像,陕煤集团劳模、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李海清,行车吊工张秀荣,高级车工李军东等把工作干到极致的人。

24年前,技校毕业的李海清来到黄陵矿业,成为了一名机修工。

“刚进车间,师傅第一次教我怎么检修设备,就强调干过的工作不能有一丝问题,坚决不给自己留后路。”李海清说,这“第一课”确立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规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不留瑕疵。

往后的工作里,每一次设备大修和日常检修,李海清都极为关注细节,大到设备检修工艺,小到螺母尺寸,他都不放过。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他很快得到认可。如今做了师傅的他也会将自己的工作规范讲给每一个刚进入岗位的年轻人。

在徐建军的眼里,没有普通工人、技工和工程师的分别。他说:“只要讲诚信、有责任心、能吃苦、学习能力强,职业发展路径都是可以打通的。”(曹川)

新闻推荐

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搭载卫星未能入轨 这家民营研发企业 获千万元保险理赔

本报讯(记者刘宁)记者昨天获悉,人保财险西安市分公司已向一家硬科技企业赔付了1000万元理赔款。这家民营企业研发了中国...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