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园曾有过戏曲的春天

陕西日报 2018-12-15 07:18 大字

贾自立

青春的记忆,总是深刻难忘的。

西安市东大街有一条名叫菊花园的老半截巷,是一个闹中幽静的深巷。巷子里有个不起眼的院落,门靠北,曾经是原陕西省戏曲学校所在地。数十个春秋过去,如今,看着熟悉而又变化了的街道,我的思绪常常会被拉回60多年前的那一幕幕。我有幸曾经在当年的陕西省戏曲学校工作过,因此,与戏曲结缘的青春岁月让我终生难忘。正是这个经历,让我见证了挖掘保护传承陕西几个稀有剧种的点点滴滴。

1958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原陕西省戏曲学校工作,住在当时武功教练、人称“神腿”杨杰的宿舍隔壁。1959年,尚小云先生为支援西北来戏校任教。尚老来陕后,省戏校将一个小院的一套公馆分配给尚老居住。公馆对面有四间平房,是我办公室所在地,所以我每天都能见到尚老。那时,戏校初建,只有同州梆子班和京剧班。梅兰芳先生率团来西安演出时,曾亲自到戏校给学生指导,这一举动当时在文艺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尚老举家来西安入住戏校后,戏校更是红火。

尚老到西安不久,正逢国庆十周年,那段时间,戏校正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筹备节目。尚老一边教学,一边把一个同州梆子剧本改为《双杨公主》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并为群众公演。《双杨公主》先后在北京和西安演出,普遍受到关注和好评。当时年仅19岁的尚长荣也将《山河泪》一戏改编成京剧,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剧,他本人担纲主演。曾提名为五大名伶的徐碧云除了给京剧班学生授课外,也积极参加国庆十周年献演,与汉剧班山鸣岐老师演出《五典坡》。山老演薛平贵,徐碧云演王宝钏,当时《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对这一演出都作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那时,戏校校长罗明坚持党的文艺路线、贯彻“双百方针”,一方面挖掘整理挽救同州梆子这一古老剧种,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新的接班人。他让原西安电影制片厂把老艺人的演出资料用电影胶卷记录下来;又组织人让这些艺人口述,用文字将资料原原本本记录下来;戏校研究室还专门组织人到东府几个县搜集同州梆子有关资料。所有教职工团结一致,积极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成绩十分显著。后来,学校又开设了汉调二黄班和道情班,学习风气也比较好。

在这段时间,云南、贵州等地京剧团都派学员、琴师来戏校听取京剧老艺人的唱段,学习他们的乐谱。秦腔演员更不用说,都来学校向尚老和惠济民寻求艺术指导。学校在紧张有序教学的同时,设法帮助这些来学习的演员提高演技。尽管当时戏校条件有限,但各剧种的老师都很认真。大家排演的汉剧《二进宫》等戏在西安市西大街实验剧场和户县(现在的鄠邑区)演出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几乎一票难求。

在为国庆十周年筹备献礼节目时,学校一片朝气蓬勃的气象。校长罗明和师生打成一片,大家也很受鼓舞。在这期间,我深感每个人的才、情、趣,三者缺一不可。老师、学员刻苦、认真的精神互相交织感染,文化学习、演唱练功都是严格按照预先计划有条不紊推进的。

因机缘巧合,我虽不识丹青,不谙黄钟大吕,却进了艺术之门,接触过不少艺坛名宿,其中有许多可念之情、可感之事,常萦绕于心。古语云: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说起戏校的罗明、尚小云、徐碧云、惠济民、山鸣岐、王谋儿等,可念可感的事很多,特别令我折服的是这些老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不悔。他们对艺术的追求精神,难以言表。每当回想起来,都不免想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戏校的师资力量因有尚小云先生、徐碧云先生和秦腔著名导演惠济民先生组成的艺术指导,使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一位来戏校学习的学生曾说:“咱戏校很多老师有才气,境界高,思路广,说的话也具有语言美。”

罗明校长是位懂行的好领导,他常给干部讲历史知识,讲得地道、得体,不夸张地说,真善美尽显于其工作生活风情之中,仿佛这所学校戏曲的春天。对于继承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罗明常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无希望。”

培养学员要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社会眼光、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使他们精通自己的专业,并学有所成。在对老剧本进行修改时,罗明始终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如同州梆子剧本中的“辕门斩子”中杨六郎出场时的一组道白,原为“战鼓叮咚催人魂,逆子不孝坐辕门……”,经过认真考虑,他改成了“战鼓叮咚催人魂,为整军纪坐辕门……”。虽然几字之差,将斩儿一事改为整军纪,明显强化了剧情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了剧本质量。这一点一滴,便显出了他搞好戏曲教学工作的细致入微,无声细语,润心入扉,同时也证明只有踏踏实实才能搞好戏曲教学。当时的戏曲老师教学实在难能可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真正将传统戏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讲出来,将精湛的表演技艺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得戏曲传承和发展。

那个年代物资紧缺,生活用品都是凭票购买,尤其是城里,许多东西都是计划供应。记得有一次,几个来看演出的雁塔区农民给我说:“我们今天从地里挖了两个大白萝卜,来城里卖了两块多钱,一张戏票坐票花去五毛钱,剩下的钱晚上去澡堂洗个澡,顺便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再回去到地里干活。你看,得是比你们城里人活得自在。”这一番话引得大伙儿羡慕不已。那时的生活和今天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但每个人都会默默地认真干好工作,充满希望地过着生活。清贫的生活里,戏曲成了慰藉人们精神世界不多、却是广受大众欢迎的方式之一。这些关于戏曲的过去,至今在我脑海中留有深深的印记,且似乎会永久陪伴着我。

新闻推荐

“西”纳英才“安”心乐业 第三届西安大学生求职大赛落幕

本报讯(记者顾荣)12月13日下午,“西”纳英才“安”心乐业——第三届西安大学生求职大赛决赛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12名参赛...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