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报国梦

德阳晚报 2018-12-12 00:00 大字

□付登华

1961年9月初,我背着背篼提着小木箱,离开川东丘陵的老家到了古城西安,由放牛娃变成了西安交大的本科生。一进庄严恢宏的大校门,我便忘记了火车上的一路风尘,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我出生于抗战最惨烈的1943年,斯时家里房无片瓦,地无一分,祖辈文盲。父亲三弟兄唯父亲的学历最高,也只念了4年私塾;童养媳出身的母亲,解放后曾参加过扫盲学习班,因为被上老下小的家务缠身而有始无终,最后仍然一字不识。解放后家里分到了田地分到了房,在人民助学金的保障下,我不仅上完了12年小学、中学,还跨进大学成了家族里学历最高的知识分子。切身的体验教我懂得了知恩:父母生养了我,亲友帮助了我,而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才使我家翻身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我想报恩,在校期间课余竭力多做贡献,担任了班级通讯员、校系板报编辑兼出版员、校刊记者等等。不承想,如此一来却增长了自己的才干:不仅工作后我的报告从不假手于人,老来还转行当了作家。

1984年底,德阳一位领导邀请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孙岩等电缆工程师到德阳办电缆厂,而西电公司则以委派我到北京出任一家公司副总经理相挽留,权衡之后我放弃了去北京端“铁饭碗”,于元旦那天带着从部队转业的小弟付登强到了德阳。30多年里,我经历了几家企业的创办与发展,因为心存感恩,从始至终没有要求过技术股、管理股之类的个人待遇。名和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做一切皆为感恩报国,值了!我的心情是愉快的,愉快的心情是健康之源,比名利贵重。

10多年前,我任职公司董事长的时候,董事们曾经两次建议我搞房地产,先后带着我看了几块地皮,我都谢绝了。因为当年我和德国一家企业谈合作时,那位老板告诉我:“在我们国家没有房地产业,为了居住建房,房屋虽然有买有卖但不炒作。”由此,我认为房地产与自己的实业报国理想不合拍而未涉足。

如今古稀之年,我不能承担办实业的重任了,过上了以文载道的康养生活。我仍将秉持感恩情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好自己的作品,努力成为一名无愧于新时代的作家,继续报效国家。

新闻推荐

东航西北分公司开通西安-马德里直飞航线

本报讯(周宏娟于锦平)12月11日,东航西北分公司开通西安-马德里直飞航线,该航线是西北地区首条直飞马德里的航线,也是东方航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