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巷社区主任白秀兰: 回坊40年变化让美梦成真

西安晚报 2018-12-12 04:18 大字

泥泞道路、土坯房子,10人挤一张床,吃斤牛肉都算是奢侈的生活,也许你难以想象这竟是40年前回坊人的生活状态。如今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巷社区主任白秀兰感慨地说,除了幸福还是幸福,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曾经有的吃就是幸福

现年76岁的学习巷社区主任白秀兰打小就在回坊上生活至今,提起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变化,她说:“感觉是在做梦,但却已成为事实。我们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白秀兰说,40年前回坊人的生活状态放在现在是很多年轻人根本想象不到。那时候小学习巷内道路很狭窄还都是土路,每逢下雨天道路泥泞,车轮子碾轧过后会形成洼坑,路人夜晚行进困难。居民住的还是土坯平房,家里10人挤一张床情况的不在少数。衣物在一个家庭里通常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一件衣服除了冬季外要穿出三季才更换。做一顿饭要吃一整天,有的吃、能吃饱就已经很幸福了。能吃上鱼、肉已经是相当的奢侈了,就连吃个饺子也要等到节日里。

“吃水难、如厕难、用电难,居民们生活苦不堪言。”白秀兰说,那时候没有自来水入户,也没有下水道。吃水得去水站挑,用完的废水还得从家里挑出来倒。尤其是大清早上个厕所都要排长队,如果不巧家里痰盂满了,有个内急还真的能把人憋死。因为缺电一盏15瓦的灯泡晚上也不轻易拉开,即使能拉开,灯光也会非常暗,亮度根本不足让老人穿针线、让孩子写字看书。

如今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变

“在那个年代,谁能想象得到短短40年,生活竟然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白秀兰说,让居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国家的富强,居民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如今走进小学习巷,你再也看不见泥泞的土路、土坯房子。一条条土路都变成了结实的青砖路,居民再也不担心下雨天泥泞难行了。一栋栋风格各异的砖混结构多层民房格外漂亮,一个家庭里每人一间卧室,就连小孩子的活动室都另算一间。自来水入户,居民再也不用担心如厕难题和电力不足的问题了,整个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白秀兰说,以前想吃个牛肉是期盼,现在是想吃就吃,居民吃饭也开始讲品味,挑着吃选着吃,天天像过节。同时居民们的穿衣打扮也变得讲究及时尚起来,再也不会出现一件衣服穿过三个季节的情况了。看到自己的家园一天天变得美丽,自己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有种说不出来的激动。

“没有改革开放这40年,就没有今天的回民街。”白秀兰说,如今回坊人的富足生活除了靠政府的资金扶持外,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政策。在改革开放前,回坊人文化程度低、就业率也很低,通常是一个家庭靠一个人的收入养家糊口,其他家庭成员只能挎着篮子路边卖个水果、卖个针线活赚点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里,回坊上的一些有手艺、有能力的居民开始自我创业,回坊的羊肉泡馍、腊牛肉、灌汤包子、胡辣汤、凉粉等小吃也从那个年代开始逐渐出现在大众餐桌,出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并且走向全国。以小吃著名的回民街,也是从那时开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成为当今西安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今后更要为大家做好服务

白秀兰说,从改革开放至今的40年,回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是这些变化的目睹者、见证者、幸福者、收获者。“见证这一系列的变化后,我有过激动、有过幸福感,但更多的还是感恩。”白秀兰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回坊人,因为感恩所以退休后她并不想在家安享幸福生活,想发挥余热为居民们做点事情,在居民们的信任下她担任学习巷的社区主任一职,此后她就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能给我的街坊邻居服务,我觉得是幸福的。我要把感恩化作动力,发挥自己余热服务居民,为居民的幸福生活而服务。”白秀兰说。

记者张雷

实习生韩小双次央措姆

新闻推荐

网上买菜一元买了一堆 此活动缓解“卖菜难”与“买菜贵”矛盾

“一捆芹菜、一棵白菜再加一个菜花,共计8斤到9斤,仅仅一元钱。”日前,为解决市民“买菜难、买菜贵”和菜农“卖菜难”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