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交叉学科为西部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访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峰

西安日报 2018-11-13 04:54 大字

徐峰(记者 姜泓 见习记者 高瑞 摄)

“西迁老前辈能够把‘大树’从上海迁到西安,我们的理想也同样可以扎根沃土、拥抱天空。”2011年,30岁的徐峰从国外回到母校西安交大,参与创建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七年来,他和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等奖项。作为“西迁精神”新传人,徐峰深有感触地说:“西迁老前辈扎根的黄土,同样是我们年轻一代延续精神的热土。”

徐峰1997年从安徽考入西安交大,本科学的是交大著名的“锅炉”专业,保送硕士后学的是工程热物理专业。“交大求学的七年,是我梦想起步的七年。在这人生关键的起步阶段,我有幸接触到了陈学俊、陶文铨等一批西迁老教授。”徐峰说,两位先生都是我国热能工程学科的“泰斗”级人物。陈院士是西迁时最年轻的教授,当年他把房产交给了上海市,带着一家六口义无反顾来到西安。陈院士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使得西安交大成为两相流与传热方面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高校,带领团队取得了源源不断的成果。陶院士是西迁后培养的第一批学生,数值传热学权威专家。他治学严谨,学术思想超前,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尤其是陶院士把复杂的传热学原理讲得深入浅出,令人叫绝。如今陶文铨教授已八旬高龄,仍然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

“当时我和同学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西迁老教授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精气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那种爱国奉献、奋斗进取的‘西迁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后辈学子。”徐峰说。

2001年,徐峰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再到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徐峰的爱人在剑桥博土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他们在美国站住了脚,开始了稳定的发展,过上了别人眼中的精彩生活。但即便这样,徐峰说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国内的关注,始终在留美与回国之间犹豫不决。

2010年年底的一天,徐峰接到母校领导的电话,诚挚邀请他回校任教。正是这一通电话,让他不再犹豫。“回到母校的七年,是我梦想成就的七年。”读博士期间,徐峰的研究方向由生物力学拓展到多学科交叉,致力于生物组织热-力-电耦合学、细胞热-力-电微环境工程、基于生物微流体力学的即时诊断技术的研究,不断探索,踏入国际前沿学科领域。回国之初,他从事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聚焦多尺度生物热力电耦合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探索前所未有的交叉领域,挑战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困难,也遇到“异想天开”这样的质疑。

“我和团队没有放弃。同样是在荒地上拓土开疆,西迁老前辈能够成为拓荒者、成为奠基人,我们有何不可?”徐峰从教授重新当回“研究生”,每天工作到深夜,学习国内外论文上万余篇并消化吸收。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标志性期刊上,并获得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们的研究填补了该领域国际上的理论空白,对世界皮肤疾病热疗起到关键性指导作用。

“感谢母校的召唤,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确定了人生奋斗目标。”谈道回国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徐峰由衷地说。

“我回想起陈学俊先生、陶文铨先生,回想起大批西迁老前辈,回想起同样毕业于交大的钱学森学长,回想起他们‘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激情与豪壮。比起西迁老前辈,我们这一代人更需要精神的洗礼。”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徐峰认为无论是哪个年代,个人的发展一定要与国家的发展始终紧密相连。“新时代孕育新梦想,新使命激发新作为,难忘我们传承百年的校歌《为世界之光》,我们年轻一代一定会为世界、为国家、为西部贡献出属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徐峰热切地说。

新闻推荐

华润置地 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

这一年,我们携手6盘致敬西安;这一年,我们转型城市综合投资开发商;这一年,我们跑出了华润速度;这一年,我们都是“最美西安人”,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