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岛隧总工曾是钳工 荷兰人送他“拥抱巅峰”致敬
10月23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有个人的名字将永远被历史铭记——他就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人物简介
林鸣,1957年10月出生,兴化人。中国交建总工程师,主持创造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主建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被《工程新闻记录》(ENR)评为“全球最佳桥隧项目”。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度“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获得者,201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家乡经历培养了我的韧性
记者:
您在兴化时曾当过3年农民,4年工人,这段经历在您的人生中有什么作用?
林鸣:
1974年高中毕业后,我到工厂当学徒,先学的钳工。我跟的那个师傅很厉害,姓沈,成天没有笑容,很严肃,用现在的话说气场很足。我每天给他打水、扫地、泡茶,他磨了我大概半年,啥也不教我。当时叫我去拧个螺丝都觉得幸福的,马上拿个扳手就去,一整天都会开心。现在回头来看,那种经历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是师傅在教我怎么做人,教的是一种韧性。做什么事情,哪怕条件再“苛刻”,首先要耐得住。后来,我还干过铆工、电焊工、起重工。现在,工人们很惊讶我的动手能力,这就得益于我的这段学徒经历。
我的人生碰到过很多好师傅,沈师傅仅是其中一个,他们对我的人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说到影响,并不是说跟他们天天在一块受影响,而是关键时候一两句话,包括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一生。记者: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您错过了考试,当时是什么情况?
林鸣:
1977年,我在兴化化肥厂上班, 当时厂里要上一个新项目,派我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为期半年的制氧核心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学员返程前游北京,我就是从天安门广场的大喇叭里听到恢复高考消息的,心里非常高兴,还特地在天安门广场前留了个影。
那时虽然想考大学,但还是将工作放在第一位,回到厂里,想着怎样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运用起来。高考复习都是完成工作回家后,利用晚上时间看书的,或者把书揣兜里,工作完了就看。就这样复习了半年,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我记得当时考的分数是350多分,在当年算高的。记者:
您负责建造的第一座大桥是哪一座?听说您还参与了润扬大桥的建设?
林鸣:
我职业生涯中负责的第一座大桥是珠海大桥。但我觉得真正对我影响大的是参与润扬大桥的建设。润扬大桥是个深基坑工程,最深的地方达到50米,基坑外面就是滚滚长江水,施工条件非常恶劣,工人们都需要到50米以下的基坑中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都是战战兢兢的,为了项目工程能够顺利完成,我就拿了个小板凳端坐在深基坑底,用响亮的声音对大家说:坑里安全,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过的,我下来陪着你们一起施工。
现在想来,润扬大桥就是一所大学,我们都是他的学生,他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桥梁建设工程的一代人。后来这代人参与了苏通桥、南京三桥等很多中国桥梁建设。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瑕疵
记者:
2017年5月2日晚,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偏差测量结果16公分,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偏差于水密工程而言算成功了,但您却要冒着风险去调整,将偏差降到不到2.5毫米,这是为什么?
林鸣:
做桥梁干了很多年,开始没有经验,干不好,后来慢慢有了经验后,我就下决心,凡是我经历的事情,一定要把它做好。
当时做这个决定确实冒了很大的风险,万一失败,损失不可估量。可我觉得不调整的话,会是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里一个永远的偏差。
在重新安装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意外,海水涌入等各种问题摆在面前,当时也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会不会功亏一篑。好在经过5个小时的奋战,终于解除了这次危机。在这5个小时里,我脑子里闪了千万种可怕的后果,过后想起来还直冒冷汗。这次调整是7年里唯一要崩溃的一次,真的感觉快绝望了。还好有团队的支持和坚守,经过40多个小时的奋战,将偏差从16公分降到了不到2.5毫米。
有人问我知道调整成功的那一刻激不激动?其实我这一辈子,工程的成和败没有让我有激动的感觉,唯有团队和工人那种坚守、付出和奉献,能够让我感动。
记者:
我们了解到,岛隧工程结束后,荷兰人特地送了一个“拥抱巅峰”的雕塑给您,您认为这个“十年磨一剑”的超级工程会是您人生的巅峰之作吗?
林鸣:
我们国家跟别人不一样的是,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当中,创造巅峰的机会太多了。在《朗读者》节目,我朗诵的是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后来有个栏目叫我写一句话,我想了好多天都没想出来。有一天,我坐在办公室里,突然就想到“我喜欢出发”,我觉得特别能够表达我的一个状态,人生不能总停在这个地方,要不断地去探求新的东西。
“拥抱巅峰”这个小雕塑是总结会时,荷兰人送给我们的,蛮用心的,我很喜欢这个创意。后来,征得他们同意,我们还复制了一些“拥抱巅峰”,用来当作纪念品。来自家乡的褒奖最珍贵
记者:
在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后,泰州、兴化两地政府都给您发来贺信,您当时心情怎样?
林鸣:
一个人在外,能够得到家乡的政府、代表给我写信的荣誉,这是很难得的,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全国劳动模范你可以获得,但你要获得家乡认可,太难得了。我看到信后,心里蹦出来这么一句话:家乡的褒奖最珍贵。
记者:
家乡也在准备建过江通道,像泰常过江通道、张靖过江通道等,您对此有没有什么建议?
林鸣:
其实我与家乡还挺有缘分的,在泰州大桥建设时,我还曾参与过。
江苏要建十几个过江通道的事,我听说过,我还跟他们探讨一些建设的新方式。比如说总承包或更大标段的方式,他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觉得,随着桥梁隧道建设的发展,管理工作越来越多,承包人的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完全可以采用更国际化一些的建设方式来建设工程。我在全国很多地方参与过建设,江苏的建设水平是很高的,所以也很为家乡骄傲。也希望能有机会为家乡服务。
责任编辑:陈文洁 版面编辑:卫笑语
(本文原标题:《港珠澳大桥贯通,全世界都向这位泰州人致敬,当年的他曾错过了高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永锋一个21岁的“海归”,回国后没有帮父亲打理生意,也没有选择到外企工作,而是来到杨凌当起了“菜农”。这事听起...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