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载峥嵘岁月春风化雨90载初心不改争创“一流”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传承培华精神
?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设立(西安市梁府街)。
?1984年西安培华女子大学。
?课堂互动。
?学校与纽约电影学院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金融交易与云财务中心。
秋是收获的季节,深秋的西安,总有着别样的沉静之美。在这美好的季节西安培华学院迎来建校90周年。回望培华之路:从1928年那个初春开始,培华人90载风雨前行,90载春风化雨,在这个秋季早已是繁花硕果的大树。扎根古城西安的培华,不仅为西安、为全国输送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更是用她90年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力量,反哺着这座城市。
1928年,一群立大志者,胸怀“教育兴国”“实业救国”的理想抱负,将女子推上历史的舞台。1928年2月21日,“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正式成立了,这正是西安培华学院的前身。
回望培华的峥嵘岁月
从1928年女子平民职业教育到当代职业教育,培华经历了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一路坎坷、满程艰辛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
建校之初,“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名称凸显着这所新兴学校的办学宗旨。那时,陕西城乡的染织、缝纫技术仅可满足自产自用,数量、质量、规模均无从谈及。平民女职以此“缺口”开设课程,将适合女子学习、操作的染织和缝纫两科作为主修课程,后又增设针织科、纺毛科、鞋科和商科。这所女性职业学校的染织、缝纫和织袜三科学费一律免收,贫寒女子来求学时除可享受每月膳、宿、学、杂、实习等费用免收优惠,还可获得校方提供的操作工具。这所新兴学校的创建让旧时女性在新思潮的发展中开始真正独立。
从吴云芳校长的办校,到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和邵力子先生的支持,从梁午峰“学习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主张到“培华”校名的诞生,在西安培华学院过去的峥嵘岁月中,难以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958年,培华前身(长春统计学校)被迫中断,直到1984年培华女子大学恢复创建。培华的重生,得到政府高度支持,堪称各界襄助。随后抢抓机遇快速发展,从1995年在校人数仅有383人,到2000年在校人数3262人,从借地办学到1999年,建成了陕西省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拥有法人自主产权的校园。
2000年,培华女大设立了更高的办学目标,那就是升本,这不仅是培华自身发展的目标,更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民办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发展的期望。2003年,培华率先升本成功,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开始全力建设应用型技能型大学。
培华学院历经变迁,始终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实行新的教育学制和培养方式,传播新的价值取向,开创了近代职业教育和女性教育的新范式。
培华与西安携手共进
“《白鹿原》所记载的白灵从白鹿原走出去上学,所去的正是培华,因为白灵在学校接受了教育,才让这个人物在剧中显得更加鲜明。”“这就是时代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而培华学院做到了这一点,她让女性登上历史舞台,习得知识,获得求生技能,让女性获得光彩的形象。”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文化专家王晓勇博士表示,平民女职的创办与壮大对传统的封建思想无疑是一种宣战和瓦解,平民女职的意义不仅是教育层面的,更触动着社会层面。
大学和城市是一种独特的系统,城市滋养着大学,孕育着大学,而大学则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反哺着城市。在西安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而培华学院大学精神与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表现得相得益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培华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从城市文化、思想潮流、科技创新等各方面深刻地塑造着、改变着西安这座城市。
“让教育与就业直接挂钩,是最接地气的做法。”王晓勇告诉笔者,在培华学院初创时期,她所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造福社会。这样的办学让求学者更好地就业,实现新时期女性的就业成就,造福西安城市发展。
“培华学院又有着很好的前瞻。培华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做到与时代接轨,走向国际。同时培华学院又留下了女子学院,在激流勇进的发展中始终做到不忘初心。这对于西安城市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王晓勇说。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民族文化发展、升华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西安培华学院有着辉煌而又光荣的红色历史,在抗战时期,培华学子支援抗战前线,踊跃参加抗日宣传活动。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理事长、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姜波表示,也正是因为这段峥嵘岁月,培华对爱国精神的传承更具有特殊感情,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纳入到日常教学育人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鼓励青年人牢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王晓勇表示,培华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把传统教育、红色文化、现代教育和未来意识都融合在一起,贯穿文化、历史和未来。这才是民办大学真正应该有的底气。
国际化教育理念引领未来
姜波是西安培华学院理事长,1973年出生于西安。海外留学十年,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国投身于中国西部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2007年,姜波提议启动“本科专业创新工程”,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需求出发”,各专业均结合行业定位、社会需要及应用能力,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
培华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培华以知识培养转向知识与能力双进,紧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修订中,培华让企业全程参与,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的联合培养机制,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一个核心,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由“知识输入”向“能力输出”的转变。三个统筹,一是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之间的学科壁障,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联系;二是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三是鼓励学生社团自主创新,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2013年以来,培华与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新道科技等逾500家企事业单位展开战略合作,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较好培养。为了向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先后斥巨资在校内建立了多个模拟教学场所。学校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台成为传媒学子学习技能、增长才干的地方,学校建设的同步于数百家财务公司财务数据的大商科综合实训中心、金融交易与云财务中心,成为财会学生轮训增加工时的地方,正在筹建的模拟医院更为医学生进行全科实践提供了平台……
“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引导”便成了培华课堂的新面貌,“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是每个青年教师奉行的基本准则。课堂上,学生操作工作项目、组队表演、激情演讲、热情讨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平等对话型的授课方式深受90后青年学子的青睐。2017年,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4项,省级230项,市校级的更是数不胜数。
学校成为陕西乃至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获得了教育部2017年全国创新创业五十强的称号。为了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将专业课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使两者相互渗透,互相促进。还充分利用校内就业导师和校外创业导师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形成了以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和创业实践为平台的创业指导模式。
体育教育是学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学校在篮球赛事方面先后培育出12项世界纪录,1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围绕“让学生掌握1至2项能伴随终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这一使命,学校将体育教育定位为超越身体教育的范畴,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树立起了民办高等教育院校中的体育教育标杆角色。
2018年10月21日,培华学院迎来了办学90周年的盛大庆典,学校将此次庆典与陕西职业教育大会同期举行,主要是为纪念学校一以贯之的职业教育传统,庆祝改革开放40年来学校的巨大变迁,吹响学校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豪迈号角。
在90年的办学实践中,“女性教育”作为学校的另一个特色一直得到延续。自1928年诞生起,就携带着女性教育的基因。1984年,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恢复创建;2010年学校成立了“女子学院”;2013年12月,学校被陕西省妇女联合会授予“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14年3月,学校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基地”;2017年被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高教发展的新趋势。为帮助大学生形成紧跟时代,开放多元的文化视野,西安培华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活动,以开放的姿态深层次合作办学,连续多年邀请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2017年7月,培华学院还成立了陕西民办高校首个海外院士工作室“许立达院士工作室”。为实现应用型教育发展,西安培华学院先后与德国、日本等国家开展国际护理人才培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外语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打造学生毕业即准就业培养模式。西安培华学院继续大力推进与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学院“2+2”双本科项目,新西兰林肯大学专/本升硕等联合培养项目。并连续多年组织赴美、赴日带薪实习项目、海外游学研修项目,为在校生提供多种国外学习进修的机会。其中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录取人数居陕西省民办高校之首。
如今培华已经建校整整90年了,一代代培华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日培华。过去的90年,是培华人怀着教育报国壮志迎难而上的艰苦创业史,荣光耀眼。培华从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奋勇崛起,如今正在和大西安一起奋进新时代。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沈阳11月5日电】内蒙古固阳县兴顺西镇红油杆子村外,低矮的沙丘一望无际,远望天高云低,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