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建设中人才磁场的“西电引力”

陕西日报 2018-10-26 07:20 大字

本报记者吕扬通讯员吴华

9月1日,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入选者霍萨姆·海克教授受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作为在国际材料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霍萨姆·海克教授的加盟,架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度合作之桥,促进了西电材料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今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78级校友、著名宇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受聘担任西电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

一年来,西电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魄力拉开了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换挡提速”大幕,数位顶尖学者相继加盟,带动了学校学科升级,助推学校一流建设驶入“快车道”。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西电党委书记郑晓静院士表示,对于中西部高校而言,不妨以柔性引进、人才共享为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努力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探索运用最灵活、最高效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赋予高峰人才更大的支配权和决策权,建立完善高峰人才作用发挥机制,发挥好战略科学家的“设计师”功能和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的高端引领作用。

一年来,西电的“柔性引才”策略效果显著。今年3月,西电校友、中科院院士包为民,续聘为空间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加上去年6月受聘为学校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西电校友、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中林,西电已有3位院士院长。

4月25日,在西电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包为民院士工作室揭牌仪式上,包为民院士表示,“院士、智库、专家不是简单引进来就行,引进来后要‘干事’。工作室将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力争在空间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以工作室和空间院为平台,与西电各研究团队协同,共同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和一流科研团队,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王中林院士对母校的发展也充满期待。他说,作为西电的毕业生,他将发挥个人学术、人脉资源的作用,引进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凝聚国内外校友力量,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学院办好,带动学院青年教师,让先进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理念在西电开花结果。

打造西电的人才“梦之队”

为加强引进高端人才,西电实行了“引得来、留得住、重考核、讲贡献”的优秀人才引进培养新模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顶尖人才,学校要求职能部门在政策支持、团队配备、资源配置等方面,以最大的热情、尽最大的可能做好服务保障;建立与能力、贡献相一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健全顶尖人才及其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利用。

去年从国外回到西电出任西电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的沈八中教授说:“回母校培养一批掌握领先科技、有志担当、能在国际舞台上亮剑的靠谱青年,为身边教育科研环境的改进尽一份力,这是现在的我最应该做的事。”

“希望拥有‘最强大脑’的院长们发挥各自‘神通’,在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为学院的整体发展谋求更加优质的资源,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对标国际范式、凝练学科方向,注重与学校优势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深化研究领域。”西电校长杨宗凯表示。

近年来,西电能吸引大批高端人才,一方面得益于学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入营造出的干事创业良好生态,以及包容、大气、积极向上的人才成长软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学科布局不断拓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程度更高,服务关键需求的能力更强,展现出了建设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强大优势,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实现科研梦想的优质平台。

除此之外,西安市自去年先后出台了“史上最宽松”户籍新政和人才新政,对人才释放出了强劲的“西引力”。

作为人才新政实施后的第一批签约专家,沈八中对西安这所城市充满感情,“西安是我的故乡,建设发展大西安义不容辞,更感动我的是西安市的礼贤下士之风和急人才所急、想人才所想的风气。西安的召唤,我听到了。”

“西安是创业乐土,在这里,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创新文化交融绵延,成就了西安城市的独特魅力。”郑晓静说,随着西安市各项政策的落地,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全力营造出的引才“强磁场”,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西电的发展。今年是学校在西安办学60周年,在纪念与回望的同时,学校将继续加紧砥砺奋进的步伐,在大西安的建设中展现出西电人应有的担当。

新闻推荐

关注程序员 聚焦科学精神 ——第二届全球程序员节嘉宾专访

受访者供图将“解放号杯”程序员大赛打造成西安名片——访清华大学副教授吴辰晔作为第二届“解放号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