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奉献是成就个人事业的不竭动力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

西安日报 2018-10-24 04:54 大字

■记者姜泓

作为新“西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工大常务副校长黄维说:“我愿意将我在海内外所积累的科研成果、管理经验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并在大西安的舞台上,激发起一代青年人的情怀,为国家科教事业贡献力量。”

黄维院士,中国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主要奠基者。2016年,黄维作为“西安人才新政23条”引进的第一位A类人才,来到西北工业大学,很快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短短一年时间,柔性电子研究团队成绩显著,最近一个多月连续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自然》)发表研究论文,引起广泛关注。

“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批爱国奉献、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黄维认为,新时代、新格局,爱国奉献有新内涵、新要求,不仅要求具有开放包容、团结协作、担当奉献的品质,更要具有坚持真理、追求卓越的情怀。

“爱国奉献是成就个人事业的不竭动力。”谈起个人成长的经历,黄维说,海归学者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是我与科技、教育结缘四十年、回国服务十余年来最深刻的体会。”

“西安科技实力雄厚,柔性电子、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等为代表的‘饥饿科技’,具有非常良好的人才基础和发展势头。”黄维对于研究团队今后的发展目标充满信心:引进世界顶级的柔性电子、先进材料和健康科技领域的世界高端人才,建立世界一流的柔性电子、先进材料和健康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开展柔性电子和先进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健康科技等“饥饿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形成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研成果,深度参与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作为新‘西迁人’,我将带领柔性电子团队深度参与、服务于大西安经济建设,积极推介并宣传西安人才引进政策,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大西安创新驱动发展,为助力陕西追赶超越,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黄维说。

新闻推荐

爱国奋斗要融入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中 访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马知恩

■记者任娜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是对“西迁精神”的概括。今年83岁的西迁老教授马知恩表示,在广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