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创添赋能让双创放异彩 大西安创新创业向东看

西安日报 2018-10-22 04:18 大字

3D打印、生物科技、电子科技……10月11日,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发改委、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联合主办,西安颐高运营中心承办的2018中国·西安双创发展峰会暨“文创+科技”赋能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以“新文创新科技新未来”为主题,借力西安市双创周,依托西安创业创新氛围,聚集科技界、影视圈、游戏界、投资圈、产业圈等行业资深专家,通过专家深度解读、投融资对接会、项目对接会、文创科技展会等形式,共同推进西安创新创业生态发展。

大咖云集共谋新发展

据了解,此次2018中国·西安双创发展峰会暨“文创+科技”赋能发展论坛邀请到国家火炬科技孵化器研究中心主任杨晓非、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深兰科技总裁助理刘凤义博士、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副秘书长王蔚然、哈啰出行高级副总裁李卓生,此外还有投资专家、创业人士等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众多大咖云集浐灞,共话“双创”新发展。论坛高端对话环节,以“双创升级、产业经济、产城融合”为话题展开。对话嘉宾畅谈双创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工作,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共建多元共生生态。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论坛的召开对推动双创升级、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会的举办为全国创业创新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推进了新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全国创业创新的凝聚力,加深创业平台与创客之间的联系,让创客们在中国双创发展之路上越走越稳。

积极谋划打造新平台

近两年来,浐灞生态区“双创”成果斐然。“来了就不想走”,这是许多在浐灞创新创业园企业的心声。如今,浐灞生态区逐步形成了项目入驻、基础配套、生活配套、创业辅导、科技金融、研发支撑、企业孵化、专业培育等链条式人才服务。

为了吸引“产业人口”入区,浐灞生态区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浐灞生态区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关于入区外国企业的外籍人才服务方案》,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作。设立生态区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高层次人才流动公寓、人才公寓,助力浐灞创业创新发展。同时,扎实推进行政效能革命,设立行政审批局,开启一站式办公,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简化企业设立及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为创客们打开通往未来的“绿色通道”。为了充分激发青年活力、发挥青年作用,浐灞生态区根据发展实际,在创业环境、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方面共同发力,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无止境,创新创业步履不停。凭借浐灞日趋完善的创新创业新生态和政策环境,不久的将来,创客们将在浐灞生态区这片热土上,拥有更多的机会,为自己的创新创业圆梦。

创新发展创赢新未来

如今的浐灞生态区为更好服务双创企业开花结果,在区欧亚创意设计园,每周至少举办一场路演活动,为创客和投资人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使入区企业在行业发展、企业管理、股权配置、融资路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为积极构建多层次创业创新空间,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浐灞生态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模式创新”原则,采取“园区+资本+孵化器+产业资源”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由管委会下属国有企业带头建设,同时盘活市场上闲置楼宇(包括城中村改造商业楼,民营企业建的写字楼),拿出大量物理空间,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提供给创业者,为创业者提供便捷创业场所。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及初创企业开始选择浐灞。此次论坛上,西安亿脉通创业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及颐创学院揭牌仪式同步举行。据了解,西安亿脉通创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为双创产业赋能。颐创学院也将成为推进创业领域人才、技术与产业的协同发展,支持创业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激励大众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数据显示,2017年,生态区新增注册企业13960家,同比增速194.14%,仅欧亚国际一期写字楼就新增入驻企业418家,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浐灞生态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发力,催生出大批市场新生力量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李玮寇明慧

新闻推荐

烤肉店“卡式炉”爆炸 烫伤一家三口 女子面部和手臂多处受伤 两名小孩伤情不重

华商报讯(实习记者蒲阳记者卿荣波)“嗵”的一声响之后,正在吃饭的顾客纷纷跑到室外,店内的一个餐桌上,发生了爆炸。10月20日晚...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