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机遇与挑战
近日,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论坛在西安举行。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叶静、陕西省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新丽电影总裁李宁、光延传媒总裁王彧、开画影业CEO许一顶等电影界学者和从业者汇聚一堂,探讨近年中国新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现状以及市场表现和在中国电影市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娱乐不是电影的唯一功能。”论坛上,与会者们首先强调了这一点。除了娱乐功能外,电影功能的发挥,也应考虑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40年,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集中,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在这个时代,中国电影最需要现实主义。”
中国目前有上万家影院,5.7万块银幕,而在1990年代到2000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影院极少,直到2003年全国银幕数量还不足2000块。当时,我国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正是活跃时,作品多着力于现实主义题材,在海外屡屡获奖,颇受赞誉。但往往一部影片从海外载誉归来,却要面对国内没有市场,无处放映的残酷境地。“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巨大的市场,艺术电影就无法存活下来。”如今,巨大的影视市场,上万电影院,给了中小成本现实主义影片,提供了生存空间。除了硬件条件具备了,中国电影观众消费习惯的养成,电影观众审美的垂直细分,也给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发展的机遇。
同时,在资本降温的大环境下,影视行业逐渐从前几年的资本泡沫中冷静下来,从业者们不再那么热衷大制作、大IP、大演员、大特效,它们不一定能换来高市场回报,市场大环境下让从业者们对内容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与会者们认为,这正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机遇,“因为这类题材把核心的故事打造好是最重要的,但并不一定要花很多的制作预算。”
对于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类型,与会者们做了总结。一类是以《红海行动》《战狼2》等影片为代表的军事题材作品,“这类作品表现中国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体现,老百姓非常买单”;另一类则是《我不是药神》《嘉年华》这样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它们贴近百姓生活,直面社会问题,很能引发普通观众的共鸣。“现实主义不能不批判,电影镜头不要回避问题。”与会者们提出这样的观点。
论坛上,对于现实主义题材的挖掘,与会者们认为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我们以往拍现实主义电影经常讨论一些边缘人、边缘生活、边缘的人与人的关系。但在今天这个大变革时代,我们要把核心创意放在我们每天接触的人身上。选材方面我们要考虑观众最接受的,媒体最关注的。”
而随着电影市场和影院下沉到四、五、六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在电影题材创作上,有与会者提出,应该去挖掘跟这些地区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
另外,面对现在90后、00后年轻观众,电影创作者们也应该挖掘属于他们的题材。有与会者提出,以往“资本经常用年轻观众喜好来绑架创作者”,以年轻观众“不爱经典,只爱流行”为由,来阻碍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但事实上,与会者们认为,年轻观众并非“不爱经典”,而是创作者们没有创作出“经典”。相反,年轻观众有着颇高的审美标准,而且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和成长需求,如果能挖掘属于年轻观众的题材,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相信能赢得他们的青睐。
除了题材的挖掘,与会者们还提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要注重技术标准。“所有的电影都需要技术,电影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技术标准,那就是不合格。”过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往往受到制作成本的限制,在制作水平上有缺陷。而这些缺陷,或者说“粗糙”,却又往往形成一些导演的个人风格,甚至被后来者模仿,被“文青”们推崇。在过去,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只能存活在“录像厅”“盗版碟”的时代,这些缺陷并不明显,而在如今的高清大银幕时代,却会让观众无法获得良好的视听体验。在论坛上,与会者们指出:“我们的创作队伍必须成长。”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创作中,可以用“现实的题材+类型的手段”,把现实故事用类型电影的方法把它表达,才能出现更多《我不是药神》这样普通观众也能欣赏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有与会者质疑:“是不是现实主义题材里的纪实就要难看,给人视觉效果那么不好?”与会者们提出,高清摄影、IMAX、3d、vr等技术让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更加具有交互感、体验感、参与感。新技术环境下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值得尝试。
论坛最后,与会者们提出,本土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任度有多高,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本土观众的情感联系有关。要真正让观众看到中国故事、中国社会、中国情怀,是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新闻推荐
在张艺谋新片《影》中演邓超替身 西安演员封柏: 即使不露脸也值得
西安演员封柏记者张静摄眼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新作《影》正在热映,无论是业界人士还是普通观众,《影》的口碑都相当...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