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从医初心只为患者满意 记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著名创伤骨科专家张堃

陕西日报 2018-09-25 06:23 大字

本报记者王国星

9月21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内如往常一样人头攒动。在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著名创伤骨科专家、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张堃的办公室里,一条黄色的哈达挂在书柜的柜门上。张堃向记者讲起了关于这条哈达的故事。

“在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12岁的藏族女孩卓玛昂文不幸被倒塌的墙体压坏了下肢。由于当地医疗条件的限制,当营救人员从废墟中救她出来时,卓玛昂文面临着可能截肢的残酷现实。”张堃告诉记者,“在接到救治卓玛昂文的任务后,我和同事们多次召开病案讨论会,仔细研究出了保肢的手术方案。很快,我们先后3次为她进行保肢手术。”

记者了解到,卓玛昂文的手术很成功。出院之前,卓玛昂文送给张堃一条黄色的哈达。从此,张堃一直把这条哈达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说:“现在卓玛昂文把我叫‘爸爸\’,我有了一个藏族‘女儿\’。我们平时会发微信互相关心。能和患者建立这样的情谊,是我作为医务工作者受到的最特别的‘优待\’。”

采访中,张堃的同事纷纷向记者表示,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工作32年来,张堃累计主刀各类创伤骨科手术1万余例,在四肢复杂骨折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处理、骨不连、骨缺损、骨感染的治疗等方面造诣颇深。

近年来,在一切都是为了让患者满意的从医初心引领下,张堃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发,采取单一前侧入路解决复杂髋臼骨折、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及以袢钢板技术解决复杂肘关节骨折等,填补了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空白;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推广实施,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开放骨折的分期治疗方法,有效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这些有突破性的研究和成果不仅为患者带去福音,更为创伤骨科的发展提供了智慧支撑和技术保证。

“几年前,一名18岁的小伙子来到医院求医。从5岁到18岁,这名小伙子经历了七八次手术,但仍然有腿部畸形,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了解到这个情况,我和同事们大胆地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最终使这个小伙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对待每一位患者,我要求自己必须做到认真检查、耐心解说、谨慎施诊、回访复诊。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我还要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简化就诊流程,给予及时治疗。”提到患者,张堃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不仅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做到细致入微,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从周一到周五,张堃都在医院里忙碌。几乎每一个周末,他都要到各地的医院去讲课或者培训基层人员。

“病人至上,真诚关爱”是张堃从医的初心。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履行着一位医生神圣的职责。怀着对患者的一腔真诚,他始终守候在患者的病床前,坚守在医疗科研的一线。在10年时间里,张堃带领团队让西安市红会医院的骨创伤学科从过去的1个病区、45张病床发展到目前上肢、下肢、环骨盆3个病区和129张病床,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骨创伤急救诊疗中心。

面对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不俗成绩,张堃显得很平静。他坦言:“这次我获得的‘中国医师奖\’不是给我个人的,是颁发给所有的医务工作者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带领团队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新闻推荐

“恐怖”吓哭孩子该好好整治了

西安一位家长近日向陕西电视台反映,西安地铁3号线中出现的以“血精灵法师”为主题的《魔兽世界》广告太过恐怖,把孩子都...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