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大绿 浐灞充满希望

西安日报 2018-09-21 05:24 大字

王圣学

陕西省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

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恰好也是王圣学教授回到西安参与城市建设的第40个年头,对于西安这座城市的发展,王圣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对于正在奋力追赶超越的浐灞生态区,这样一个14岁芳华正茂的新区,在大西安新一轮建设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对于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浐灞,又将怎样在新一轮城市发展崛起?我们共同看一看,王圣学教授的观点。

“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战略中,浐灞生态区作为大西安东轴线上的重要城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谈及浐灞生态区的发展,王圣学教授表示,“近日,西安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到2035年,西安将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中心\’概念有一定的层次划分和参照系,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西安这座城市的一种认定,作为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将承载新时代国家赋予的重要战略使命、把整个大西安、大关中、大西北做大做强,发挥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战略支撑作用。浐灞生态区作为大西安东部新中心,将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决定》中指出,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在五大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其中,“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两大发展定位都与浐灞生态区息息相关。对于浐灞生态区在大西安这一轮的发展机遇中,如何更快、更好、更高标准的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王圣学表示:“首先,浐灞生态区以生态立区,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优势这一属性,建设‘大水大绿\’的城区环境,打造国家级的生态屏障;第二,突出对外交流产业,利用丝路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和领事馆区等区位优势,加强涉外产业建设,打造更完备的国际交流配套设施,承担起大西安的国际化担当;第三,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力量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会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浐灞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强大的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将成为区域经济起飞的重要发动机和助推器。”。

正如王圣学教授所言,浐灞生态区正大力推进生态、涉外、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打造出适应自身区域优势的八大产业。作为城市发展方面的专家,王圣学教授也对浐灞生态区城市品质提升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表示:“交通建设很关键,浐灞生态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一部分,要进一步加大交通设施的建设。例如,地铁三号线开通,就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交通需求。随着产业的进一步聚集,交通的便利程度是影响浐灞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进一步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例如学校、医院、商场等。‘要让更多的人来浐灞,给人们更多的方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第三,未来浐灞生态区将成为西安重要会议会展、对外交流以及旅游的聚集地,可以适当考虑在区域内建设更多的品质酒店以及品质住宅等配套,以满足浐灞生态区服务这些‘新西安人\’的需求。”

对于未来浐灞生态区的发展,王圣学教授信心满满,“大水大绿的浐灞是充满希望的。”沐浴着大西安大发展的春风,浐灞生态区必将走出一条从无到有、自小而大、由弱渐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李玮崔霖鹏

新闻推荐

浐灞生态区引入“共享书架”

华商报讯(记者陈梦扬)为积极响应西安建设“书香之城,阅读之城”的要求,近日,浐灞生态区政务服务中心引入了开放式“共享书架”...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