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月饼成为甜蜜的“负担”

陕西日报 2018-09-20 06:24 大字

本报记者秦华

中秋节送月饼、吃月饼,表达的是亲友之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的习俗。然而,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和商家炒作的推波助澜,月饼馈赠出现了形式化、过滥化现象。月饼,似乎成为人们甜蜜的“负担”。

消费者

月饼买得多吃得少

9月17日,记者前去拜访一位多年好友。想着中秋节临近,记者顺便在超市买了一盒月饼。一进朋友家门,就看见餐桌上放着3盒月饼,顿时觉得尴尬。

“你走时,拿走一盒。”朋友指着桌上的月饼笑着说,每年中秋节,亲朋好友之间都会送月饼,但送来送去,月饼有时又被“送”回来了。

家住西安市碑林区曹家巷社区的张淑慧也在为怎么吃完家里的月饼发愁。“这不,还不到中秋节,我的3个孩子都把月饼送来了。每年中秋节孩子们都给我和老伴儿送月饼,山珍海味吃多了都会腻,何况是月饼呢?月饼呀,多了吃不了就是浪费。”张淑慧说,老伴儿有糖尿病,不能吃甜的,月饼的保质期又不长,在冰箱里也不能放太久,家里的月饼经常是吃一盒扔一盒,想想都心疼。“孩子们忙,放下月饼就离开了,剩下我和老伴儿守着几盒月饼,发愁怎么吃完呀!”张淑慧说着,连连摇头。

“今年中秋节我不准备买月饼了。平时没时间给母亲洗脚,这次就给她老人家买个电动足浴盆吧。”9月18日,李晓峰在华润万家西安雁塔路店里仔细挑选着电动足浴盆,他说:“我家兄妹4个,以往中秋节都是给老人送月饼,老人总是说很浪费,中秋节都过成了‘月饼节\’了。今年我们兄妹几个人商量后,决定由一个人送月饼,其他人送别的礼物以表孝心。”

李晓峰认为,中秋节给亲朋送月饼本无可非议,但渐渐地月饼馈赠从注重情感变成了注重形式。另一方面,月饼作为高油脂高糖食品不适合过多食用,盒装月饼往往装得过多,吃不完会造成浪费。月饼生产厂家应在月饼“芯”上多下功夫,制作出适合不同人群食用的月饼。

商家

预测需求减少浪费

人们常说,十五的月饼十六“贱”。中秋节前各月饼生产厂家开足马力生产,经常造成供过于求,而中秋节一过往往是低价也卖不出去。结果就有拿月饼当饲料的事情发生,甚至还出现过“陈馅月饼”事件。

中秋节临近,记者在华润万家西安雁塔路店发现,今年月饼的销售并非铺天盖地。“月饼是个节日食品,中秋节一过,基本无人问津。过去,我们超市也曾积压过大量的月饼,造成极大浪费。”该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月饼厂家生产、卖场营销都趋于理性,会根据往年需求作出预测,过去那种大量剩余月饼返厂的现象基本不会发生。

“南台月”月饼在四川成都家喻户晓,供不应求,并已销往多个省市。该品牌月饼生产厂家负责人张琛告诉记者,虽然他们的月饼每年都供不应求,但他们绝不过多生产,因为他们的月饼都是纯手工制作,要保证质量第一。每年制定月饼生产计划是他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要保证大家吃到月饼,也要避免造成剩余浪费,这是一门学问。”张琛说。

御品轩西安建国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会在中秋节前根据往年月饼销售情况做好计划,厂家根据计划生产。因此,一般而言,中秋节后店里的月饼只是略有剩余。

在西安市安民里小区,负责清运垃圾的环卫工人张军说:“每年中秋节过后,都会在垃圾箱里发现整盒月饼,有的甚至还没拆封,实在让人心疼。希望大家理性购买、馈赠月饼,减少浪费。”

专家

馈赠月饼重在情意

中秋节之所以被海内外华人重视,是因为其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祝愿社会和谐进步和家庭团圆幸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多元文化日益丰富,使得包括中秋节在内的诸多传统节日被人们淡忘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中秋节似乎成了“月饼节”。

“月饼是传承中秋节传统文化的符号,诚然,我们不能断了这种传承,但也应该为它注入生命力,让它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说,过去,月饼包装非常简单朴素,但承载的美好愿望很珍贵。现在,很多月饼虽然包装精美,却变成纯礼品,反而把朴素、美好的情感冲淡了。

“其实,送月饼关键是表达情意,过中秋节最重要的是抽出时间和家人团聚,让家人感受到贴心的关怀。”尹小俊认为,中秋节不是“月饼节”,中秋节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内涵是团圆,这也正符合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时,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有责任发掘、传承和发扬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引导大家过好中秋节。

新闻推荐

古城西安 也是一座青春之城 ——访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

作为复旦大学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教授是本届中法文化论坛“国际智库论坛”的主题论坛发言嘉宾。而除了关注“‘...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