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旱掘井 □郭志琦

西安晚报 2018-09-16 05:12 大字

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常提醒我们,平时要努力学习,不要临渴掘井,临时抱佛脚。

看来,“临渴掘井”,或者“临旱掘井”这个词,常常被人们以贬义词用之,比喻平时偷懒,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不会有好的结果。

但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在我的老家——西安东郊浐灞三角洲地区,就是一个可以临渴、临旱掘井的地方。这个地区在陇海铁路以北,西临浐河,东临灞河,这里有牛寺村、郭渠村、安邸村等八个自然村。在这里,有自然形成的大渠、腰(幺)渠和汉渠从三角洲之中穿洲而过;还有农民自挖的许多排水小渠,像蜘蛛网一样在农民的耕地之间纵横交错;还有许多数不清的冒眼泉,在各村周边冒出清亮如镜的水。这里多为沙土地,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很高,所以许多地方用铁锨扎两锨就会从地下冒出清亮香甜的可饮之水,人渴了即可掬水来喝。

由于这里地下水丰富,水位又高,逢连阴雨天,耕地里的水就会哗哗地流。所以在这里,排水是个大问题。不排水,耕地就会长碱,碱则会“咬死”禾苗,从而庄稼就会严重减产。

农民们真聪明,为了排水,祖祖辈辈在耕地间挖了许多小渠。这种小渠虽小但用处很大:一可解决排水问题,减少甚至避免耕地长碱,以保障粮棉生产;二可利用小渠插秧种稻,以满足农民吃大米的需要;三可在渠中污泥垒砌的渠岸上点种黄豆,以满足农民吃豆腐、豆芽菜等豆类食品的需要。总之,耕地被充分利用,一点都没有浪费。

我家所在的南牛寺村,有约上千亩的一大片耕地,老辈们称它为“旱安地”,意思是说,这片耕地稍旱则安,稍旱些才能长好庄稼。这片地不仅可种包谷、棉花、豆子,还可种旱稻(即不用挖地积水插秧而是撒种的稻子)。南牛寺村的这片“旱安地”,西临大渠,北靠腰(幺)渠,这两条渠均常年流水,特别是大渠,它约一丈多宽,深处一米多,浅处半米左右,渠底多为细沙,渠岸杂草茂盛,柳树成荫,渠水清澈见底,肉眼可看见鱼、虾在水中游动。大渠更是南牛寺村民的天然大澡堂和游泳池,夏秋两季天热的时候,村里人常常在劳动结束后,到大渠里洗澡和游泳。农民们多年习惯形成了一条规矩,上游是女人们的地盘,下游则是男人们的地盘,泾渭分明,自觉遵守。

浐灞三角洲地区虽然水资源极为丰富,但遇大旱年份也需用地下水浇地保收,这时许多农家往往临渴掘井、挖涝池。这种涝池一般为不规则的圆形,口径约四平方米,深约三米,两三个农民大半天即可挖成。上半天挖成,下半天即可用栲栳汲水浇地。栲栳是用柳条编制的一种能装大半斗水的浇水容器,它像柳条编制的安全帽一样,但比安全帽要大得多,编得很密,以防漏水。其周边还拴着两条较粗而结实的长绳。浇水时,涝池两边各站一人,两手各拉住一条绳,两人协调动作,相互配合,有节奏地同时用力从涝池舀水、提水,并向涝池岸边的水槽里倒水。舀水时,一条腿前跨一步,上身前倾弯腰,把栲栳放到水面,然后用一条绳将栲栳口压低,同时用另一条绳将栲栳底抬高,让栲栳进水;提水时,双手首先将栲栳拉平,后退一步,上身后倾,双手用力向上拉绳,并将栲栳向水槽方向摆动;倒水时,双手同时将栲栳拉向水槽上面,一手用绳将栲栳口向下拉压,同时另一手用绳将栲栳底向斜上方拉抬,这样,水就会很自然地倒在水槽里。当水在水槽里积到一定数量时,就会自动地从地渠流向耕地的畦子里。畦子附近专门有一人看水改畦,一个畦子水满,再改浇另一畦。就这样一畦接一畦地浇完每一块庄稼地。我上小学、中学放暑假后,就曾多次参加过这种看水改畦的劳动。

由于这里人多地少,临旱挖井又比较容易,所以在这里,农民们为了利用好每寸土地多种庄稼,一些农家在大旱过后风调雨顺时,往往又把这种临旱挖掘的涝池填埋,再种庄稼。

据老人们说,民国十八年陕西关中大旱,不少地方发生饥荒,当时外地的许多灾民,纷纷逃荒到浐灞三角洲地区,这与这个地方水资源丰富,且可临旱挖井掘涝池、保证庄稼收成有直接关系。

新闻推荐

对西安的变化发展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访17PR创始人、金旗奖组委会主席银小冬

■记者任娜文/图17PR创始人、金旗奖组委会主席是西安科技大学90级校友,机械设计专业。谈及此次回母校的感受,银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