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评论 不能让托管班成为“脱管班” 杨鹏
新学年刚刚开始,有关托管班与所在小区周围人群之间的矛盾似乎在不断凸显,为什么人们对帮助市民临时照看孩子的托管机构如此不待见?托管班能不能开在小区里?政府职能部门如何监管?托管班与周围人群的矛盾该如何破解?近日,华商报记者对西安城区近百家托管机构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托管班在开设运营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职能部门的监管竟是最大的短板。
确实,对于不少“双职工”家长来说,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和下班时间的严重不同步,已然成为现实里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某种意义上,要有专门的场所,要有一定的硬件投入,还要有专人负责,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当“投入”问题悬而未决,眼尖的人便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此之下,校外托管班市场应运而生,且日益兴旺。即便是近几年正在快速推进的“弹性放学”,依然对校外托管班没有构成多大的生存威胁。
一方面,校外托管班在破解“三点半难题”上是有很大功劳的,如果没有校外托管班,“孩子放学之后到哪里去”势必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于校外托管班宏观上应该予以扶持。但另一方面,必须要指出的是,校外托管班总体上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托管机构寥寥无几。正因为这个刚需行业的低门槛,造就了个体经营者的大量涌入,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并无任何备案手续的“黑托管班”。固然,家长有一定的选择权,加上同行的激烈竞争,托管班经营者们自然不敢马虎、懈怠,这反过来使得托管班的总体运行状况令人欣慰。
然而,有对比就有伤害。一来,对照现行相关法律政策,我们能够发现,这个行业并没有完全运行在现行规则的轨道里,否则,“黑托管班”如何解释?二来,与外地在托管班完善监管方面的探索和努力相比,还是能够感觉到,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监管不能止于备案登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有监管体系更加完备,相关部门权责分工更加明确,确保校外托管机构监管的制度化、常态化。也就是说,不能让托管班成为“脱管班”,这是需要监管继续发力的大方向。(相关报道见A06、A07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闫斌)为期两天的YONEX“王者之志”系列全国业余羽毛球巡回赛西安站比赛,昨日在西安博奥新派羽毛球中心...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