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 百年老油坊的“升级之路”
本报记者秦峰实习生赵曦刘文娟
许多古老传统技艺随着岁月一同流逝。在秦岭北麓的凤凰山脚下,有一座纯手工榨油作坊——沣峪口老油坊,虽历经百年,却历久弥香。
沣峪口老油坊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西留堡村,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手工榨油作坊,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
老油坊转型为“活态博物馆”
8月8日,记者来到沣峪口老油坊,70岁的高让让是老油坊的第六代传人。他告诉记者,老油坊由齐一礼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距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齐一礼逝世后,老油坊由张倍亮、董振友等继续经营。至1959年公私合营,老油坊变更为一个拥有9名员工和1.6万元资金的集体企业,名称改为滦村人民公社油脂加工厂。
高让让说:“改革开放前我在公社里挣工分,每天按点来、按点走,和大家一起吃着大锅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老油坊由高让让承包,改名为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也传承了下来。从挣工分到当老板,高让让怎么也想不到老油坊有一天会由自己当家。他说:“从大锅饭到个人承包,制度的变化让我铆足了干劲要把老油坊发扬光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房子,而老油坊的厂房却十分破旧,暗渠中的水车已经散落,加上传统榨油工艺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榨油费时费力的老油坊已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人来这里买油,我们也很心急,不能让老一辈的工艺毁在我们手里。”这种状况让高让让寝食难安。
“20世纪90年代,我们开始给老油坊做规划,修整房屋,扩大面积,将传统水力运作改为电力运作以提高生产效率。10年打拼,终于把老油坊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说到这里,高让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我们逐步将老油坊转型为‘活态博物馆\’,榨油、参观两不误,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老油坊的历史,了解榨油这门传统手工技艺,让手工榨油走得更远。”
老油坊里的现代化元素
如今,老油坊既传承着古老的榨油工艺,又有一些技术手段的革新与改变。从一开始的木制机器到铁质机器的引进与运用,榨油的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我们还保留有一部分木制机器,那些机器传承了百年,是我们榨油的‘大功臣\’,我们现在很多地方还在用这些‘老家伙\’哩。”高让让介绍说。
为了提高手工榨油的质量,高让让还着手引进了新的过滤机和密封设备。他说:“新的过滤设备速度快、质量好,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密封设备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油的质量,减少油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减缓氧化速度,保证油的口味。现如今,我们这个老油坊也有了许多现代化的元素。”
不仅是老油坊有了改变,村子也有了不少变化。高让让说:“我们刚搬到这个村子的时候,马路又窄又脏,遇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都是积水。短短5年时间,村里新路修起来了,村子环境变化很大,附近荒地都种上了油菜。村里和油坊周围看着干净了,我们生意也好做了。”
采访时,记者在西留堡村遇到了西安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组,组员们正在调研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情况,领队教师鲁君向记者介绍,老油坊采用手工工艺和机械生产相结合的方式榨油,菜籽榨完油的渣子压成菜籽饼回收用作有机肥,实现了坊内废料的充分再利用,做到了零垃圾零污染。
足不出户就能把油卖出去
“老板,你们这油可以送货上门吗?”身为老油坊承包人的高让让经常听到这样的询问。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他与儿子高飞开始着手手工榨油销售模式的转型,除了在店里卖油,他们也开始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销售。
“经常有老顾客问能不能在网上买到我们榨的油,能不能送货上门,因此我们就在电商平台开了店铺,扩展了销售渠道。”高飞说,如今人们也更倾向于使用方便快捷的网购方式,线上交易已经成为老油坊对外销售手工榨油的重要途径。
“以前哪里想过有一天会这么轻松,足不出户就能把油卖出去。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为了卖油凌晨5点就起来榨油,10点多拉油出去卖,刚开始用自行车拉,后来用架子车、三轮车……这样一直卖了好多年。周围几个村子都被我们走遍了,中午也舍不得吃饭,一顿饭钱当时都抵半斤油了。”高让让感慨地说。
和以前的走街串巷卖油不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传统经营模式发生巨大转变,人们追求更方便、快捷的购买方式,高让让父子俩紧跟时代潮流,让老油坊的事业更进一步。
高飞说:“除了一部分顾客选择线上交易之外,还有一些顾客会专程从市区驾车前来购买,同时带着孩子来参观,让孩子们也了解一下这种古老的榨油工艺,也算是文化传承吧。”
原生态无添加食用油受热捧
2008年,沣峪口老油坊被认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高让让、高飞父子被认定为陕西省非遗老油坊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政府的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将老油坊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以前油坊的生意只靠我们自己埋头苦干,现在政府还会推荐我们参加各种展会,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买我们的油。”高让让高兴地说。
“如今国家提出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为我们老油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让让说,2012年底,老油坊因城乡改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搬迁。“当时我们也很舍不得原来的老地方,担心生意受到影响。但最终我们还是决定搬迁,一方面是响应政府规划,另一方面是原来的油坊建在水边,用水力推磨,为了保护环境,也需要搬迁。”高让让告诉记者,“新址选在滦镇街道西留堡村,仿照之前的老油坊修建了差不多大小的新油坊,没想到生意还越来越好了。”
“以前人们榨油吃是因为省钱,买着吃油怕费钱。”正在老油坊买油的顾客陈亮随手拿起了两瓶小磨香油,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油品的消费习惯已经由‘吃得好\’变为‘吃得健康\’,大家更喜欢原生态、无添加的食用油,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从经营举步维艰到远近闻名,油香弥漫的老油坊见证了乡村一点一滴的变化。正如老油坊第七代传承人高飞所说:“百年老店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在岁月中沉淀了百余年的文化气息。”(西安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组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闻推荐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运”。西安虽为内陆城市,却因为“八水环绕”,成就了汉唐盛世。水润万物,生生不息。如今在灞河之畔...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