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鸡蛋井

西安晚报 2018-09-02 05:30 大字

□孙卫昌

传统的水井,井口形状都是圆形,但在我们长安石匣口村,上世纪二十年代,曾有一口椭圆形的大井,当地人叫它大井,或鸡蛋井。

石匣口村是长安西片的一个大村,地处古昆明池遗址的南岸,昆明池进水渠入水口处。经过千年沧桑巨变,昆明池昔日游船如织、水兵操演的景象早已化为乌有,在上世纪初,这里只剩下了干涸的土地和荒芜的草丘。在石匣口村西两三里的地方,也不知是何时人们在这里堆起的土丘,被称作了上冢坟,这儿除一块较之略高的有树地块外,其他地势都较为低湿,土层污黑,较为肥沃。那口鸡蛋井,就在上冢坟这个地方。这口椭圆形的大井,井口纵长有三米,横宽约一米七八,深有近二十米。这口形状特殊的井,是方圆十几里最大的一口井。

这口鸡蛋井,最早是石匣口村刘家的私井。那时刘家是村里的望族,刘老掌柜名叫天衡,族中排行为三,所以村里人多呼其为刘三。刘三自幼精明能干,为人谦和,他精通竹编手艺,生意做得很好,成为村里的富裕户。他家在上冢坟那里有八十多亩地,地多了,他就动了挖井的心思。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有一次刘三在去西安城里给上学的儿子送换季衣裳时,在城墙根儿街市碰见了一个来自河南的泥匠瓦工老李,老李还擅长打井,于是刘三就决定请老李来给自家打井。

老李集合了七八个河南工匠,刘三把打井的事全套总揽包给了他们。挖井,淘井,箍井,砌砖,各道工序繁重冗长。当时挖到两三丈深时,遇到了一层沙土地带,如果挖成深井,很容易塌方,所以刘三与上辈老人商议后决定:挖成后立马拉砖箍砌,这样起码使用它几辈子人不成问题,省得后辈儿孙为浇地发愁呢……那时由于西安城正在被围困,到处人心惶惶,建筑上的材料也不好买卖,石匣口村黄家湾有一个砖瓦窑积压了大批物资,刘家箍井一次性就拉走五千多块青砖,十车白灰,窑主黄家人因此结清了与刘家的旧账,感动得热泪长流。

那口鸡蛋大井在农人们的欢呼声中宣告成功,鞭炮声不绝于耳,四乡八村的人们都纷至沓来,一睹大井的神采,老掌柜刘三特意从咸阳城定做了一台连体式的辘轳架子,四个大木水桶,用于两个彪形大汉从两边绞辘轳汲水,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这也成了当时当地农业水利化的典范。从那以后,老刘家的土地得到了普遍的浇灌,庄稼产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听村里老辈人常说:在陕西地面上人们大多不会忘了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的关中大年馑,赤日数月,粮食几乎颗粒无收,树皮、草根都被人津津下肚。在这场年馑中,石匣口村西社的刘家光景依旧,全家老少二十几口人基本没有太饿肚皮,这都取决于那口足以抗衡旱荒的大深水井。

新中国成立后,土改中刘家的土地成了生产队的公田,这口鸡蛋井也成了公井,继续浇灌着上冢坟那片土地。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还是六七岁的碎娃,常常私自结帮或者跟随大人到上冢坟地的鸡蛋井旁玩耍,我们经常看到数个青壮劳力,轮换着在两架辘轳上用四个木桶绞水浇地,好生热闹……后来灌溉发展成了“解放”式链条电水车,这口井很适合搭接铁桶式水车,较之其他水井省去了要修副井(安装井下设备)的诸多麻烦,这在当时又是一件轰动很大的壮举。再后来又变成了水泵浇地。

就是这口大井,经过几辈人的苦心经营和呵护,经历无数次的深淘,修缮,它滋养了百亩农田,为我村立下了汗马功劳。

土地分散承包到户后,在这块土地上群众搞起了多种经营,有的种上了果树,有的搞起了养殖,或经营了别的项目,这口老井使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慢慢被荒废。后来,一家养殖场扩建时,将老井囊括其中了,它逐渐被废弃物所淹没,从而淡出人们的视野。

新闻推荐

《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报告2017—2018》发布

本报讯(记者轩辕杨子见习记者郭沛然)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昨日,《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报告2017—2018》在西安发布。...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