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 从煤炉、土暖到集中供热

陕西日报 2018-08-29 06:34 大字

8月28日,刘培民向记者展示家里曾经使用过的蜂窝煤炉子。本报记者喜顺摄

本报记者 喜顺

从煤炉子到土暖气、分散性燃煤供热锅炉,再到集中供热,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居家取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烧煤曾是取暖的保障

“过去冬季取暖都是用炉子。孩子放学回来,顾不上放下书包,先在烟囱上面暖暖手。”在刘培民的记忆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一入冬,在西安市碑林区菊花园张家巷的大小院落里,烟囱冒出的烟到处弥漫,墙角或者房檐下,四处堆放着黄土、柴火、煤末和蜂窝煤。

82岁的刘培民说,过去冬季取暖靠炉子,每月到下马陵煤店凭煤票定额买煤,然后再买来黄土,两者拌匀打煤饼、煤球。生炉子是个技术活儿,生不好经常都会浓烟滚滚,惹得四邻抱怨。晚上睡觉还得给窗户留个缝儿防备一氧化碳中毒。虽然风险很大,但当时烧煤可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冬季取暖保障。

刘培民说:“七八月太阳好,我就开始买煤买土,做煤饼、煤球。为过冬做准备。”他还记得三四十年前的冬季,大街上,一个个行人被棉衣棉裤棉帽子裹得严严实实,家家户户门窗都挂上了各种自制的棉帘子,窗外玻璃上结着一朵朵冰花,房檐下倒挂着锥形的冰溜子。

刘培民说:“想让火炉把屋子暖热乎,需要时间。常常后半夜炉子一灭,屋子就冷了。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就把头缩进棉被里。”刘培民回忆说,他和爱人,一个时常上夜班印报纸,一个在纺织厂三班倒,搞得4个孩子三天两头受冻。 

取暖环境大变样

恽小林是一个很勤快的女人,家里姊妹逢年过节聚会都爱来她家,她更是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如今,打扫卫生时,她都会习惯用干净抹布把空调出风口擦拭一遍。“仔细回想这几十年,我们的生活变化真是太大了。有时过了供暖期还会有一段时间的低温,但即使家里停暖气了也不用担心,还有空调、电暖器这些采暖设备,不用担心人受冻。”恽小林说。

恽小林是铜川矿务局矿工的后代。20世纪80年代,他们一家人住在铜川市河滨路口的南工房。“我们住的是两层窑洞式的楼房,爸爸怕我们冷,就为我们做了个铁炉子,当时,烧炉子只能局部取暖,两间房子都热不起来。改了土暖气后,可让四周人羡慕了。烧土暖气的铁炉子放在屋子里,上面连着水箱,水一烧热,热水顺着水管循环起来,每个屋子都很暖和。”

恽小林在烧土暖气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十多年。他们家后来搬到三里洞矿新楼的6层,烧土暖气的炉子安置在阳台上,煤都存放在楼下煤棚里,父亲经常会到楼下去担煤。掏炉子、担煤是最脏的活儿,妈妈特意准备了手套、毛巾等装备。“因为家里女娃多,都比较注意个人卫生和一些生活细节,担心煤灰、炉灰弄脏衣服或是落在头发上,每次担煤、掏炉灰都会在头上包个毛巾。这样头发上就不会有太多煤灰和炉灰了。”恽小林说,土暖气和烧煤炉子的不同就是炉子只能让一个房间暖和,而土暖气是一个炉子烧,循环水管可以带动其他房间都暖和起来。土暖气和现在的集中供热相比,温度差异不是很大,但从清洁环保角度来说,现在的集中供热更加干净,再也不用受烟囱倒烟、炉灰乱飞的苦了。

 清洁环保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55岁的刘恭昌是西安人,1994年冬季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房子里每组11节的铸铁暖气片让室内暖融融的,就连厨房里都有暖气片。回想以前冬季取暖基本靠煤炉子、电褥子和电暖器的日子,他觉得生活太幸福了。再也不用担心电褥子漏电,也不操心孩子睡起来会口干舌燥,这些变化让从没使用过暖气的他感慨万千:“生活条件改善太多,环境好了,再也不用操心取暖问题了。”

说起取暖的经历,曾在铜川矿区居住过的赵欣荣说:“以前在矿上住的时候,我们都是用煤炉,天天得劈柴、拾煤。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生炉子,有时候去煤棚挑煤忘了戴手套,很快手就黑了,经常受到同龄孩子的取笑。”

10年前,赵欣荣从矿区搬到西安市北郊居住,当时她并不知道楼房里有暖气,还嘱咐过丈夫多存点煤好过冬。“我住进房子才知道墙上挂的奶白色的一片片的东西是暖气片,孩子说有了它,家里就会暖和起来。”赵欣荣说,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刚从矿上来的时候,她还感慨小区锅炉供暖好,但慢慢她也发现了弊端。“我家和锅炉房的烟囱离得近,能清楚地看到烧锅炉时冒出的黑烟,只要我家开窗户,窗台、柜子和桌子上就会落满煤灰。现在想想,烧锅炉确实污染环境,一点都不环保。现在小区是市政集中供热,冬季白天晚上都暖和,根本不用操心。”她说。

从围着煤炉子转,到使用铸铁暖气片、钢制暖气片、钢铝暖气片,再到24小时持续恒温的地暖。城市不断发展,供暖也朝着绿色、清洁、再生能源方向发展,清洁环保的集中供热替代了原来的分散燃煤供暖锅炉。“和从前用煤炉子、电褥子相比,现在真是安全、省心又清洁环保。”刘恭昌说。

新闻推荐

梦里的爷爷

阎语人们常说,痛苦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慢。爷爷去世三年了,而时间对于青春的我,却过得很快。这三年,我大学毕业,去了中央电视台...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