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让生命重新起跑
8月3日,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膝关节病区的过道里,何群花坐在轮椅上来就诊,除了随身携带的一沓厚厚的病历之外,她还带来了一封感谢信。
记者在感谢信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2011年,我走路跛行,左膝关节外侧间隙明显压痛,双膝关节间隙不均匀,外侧关节面软骨下骨硬化,活动受限。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我现在关节稳定无阻碍感,髌骨轨迹正常,能够正常行走、活动。请你们接受这份遥远的、迟来的感谢!”
“我是从甘肃省酒泉市专程过来看腿病的,这封感谢信是我的邻居张兰英委托我带给马建兵主任的。多年前,张兰英在这里做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现在跟正常人一样走路、跑跳,我很羡慕。”65岁的何群花把这封感谢信交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膝关节病区主任马建兵手中,她说自己也很期待能通过治疗摆脱轮椅,重新站起来。
老龄化社会到来催生巨大手术需求
陕西省森工医院副院长、骨科中心主任康宝林告诉记者:“今年6月,我们医院成功为鄠邑区余下镇独庄村的一位百岁老人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
“当时,经医院仔细检查,发现老人除了左股骨颈骨折外,还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电解质紊乱、贫血、脑梗死后遗症等多种内科合并症。面对复杂的病情,尤其患者又是位百岁老人,医院这方面的手术医疗实践经验欠缺,手术风险极大。”8月8日,康宝林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说,“为了使老人得到最适合的治疗,让老人重新站起来,在经过手术风险评估和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为老人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老人已经康复出院。”
“的确,近年来患骨关节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十几年前,我们医院每年只有2—3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现在每年有3000例,这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红会医院马建兵主任表示,如今,许多老人暮年以后,虽然身体还可以,但是却会渐渐出现下肢沉重、膝盖僵硬,上下楼困难甚至不能行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老腿先老”。
“以前很多人都是靠止疼片来维持着低品质的晚年生活,但止疼片带来的副作用很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患者都有疑惑,究竟骨关节病严重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马建兵解释:“我们主要依据4项标准进行判断。一是看患者关节面骨和软骨破坏的影像学改变情况;二是患者要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三是患者经过至少半年的保守治疗后,骨关节的功能和疼痛仍无法改善;四是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良好的依从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全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及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关节置换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骨关节疾病的患者接近4000万人,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让患者如获新生
8月4日,在记者采访马建兵的时候,他的电脑屏保图片中的一张婚纱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他告诉记者,这张照片上的新郎叫邢子华,今年48岁,因为一场病,他只能以蹲着的姿态在地上挪动。这样的生活,他已经持续了近30年。此前,他也曾四处求医,但并没有把关节病治好,因为父母去世、无依无靠,只能生活在榆林市榆阳区的一所养老院里。
“因为他的一个亲戚在我们医院实习,所以介绍他来这里试试。”马建兵主任说:“当我看到一个只能在地上挪动的人,就这样过了29年,感到很震惊也很心痛。随后,他接受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很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邢子华不仅恢复了正常直立行走,还恢复了劳动能力,跟心仪的姑娘结婚并且把婚纱照发给了马建兵。
像这样的故事,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里很常见,人工关节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病痛,还改变了患者的人生轨迹。
据了解,这跟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和假体材料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医学科学的进步使得关节置换10年的成功率已经超过了90%,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15—20年,甚至伴随其终生。而只要度过了最初的习惯期,大多数假体在生活中的表现与正常身体器官无异。
“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做过16台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大家对这个手术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马建兵表示。现代的人工膝关节置换已经不是真正的“换关节”了,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换轴”,即“切掉坏关节换一个人工关节”,而是仅换掉病人已经坏掉的关节面,就像是不拔掉牙只给牙安装一个“牙套”。这样不仅手术创伤大大减小、人工关节面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还给病人保留了再次治疗的机会。王国星
新闻推荐
8月20日,西安市电子二路西部电子商业步行街南头路面,有部分砖面缺失,形成坑洞,碎砖块散落一地华商报记者马群摄八九米宽的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