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琐忆 □宋长京

西安晚报 2018-07-29 05:16 大字

西关的老机场(资料图片)现在的西关小学上世纪50年代西关小学平面示意图

本人1937年生人,生在西关、长在西关,所以对西关的一景一物都有特殊的感情。

西关的马路

过去西关的四周也有一道护城墙,此土墙较宽,北边到铁塔寺,南边到草阳村,西边到西稍门。墙外也有护城河,西稍门外的护城河直到2005年西关街道改造前还在,抗战期间有架日本的侦察机被击落在这里。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西门外十字有一个警察岗亭。那时的岗亭不是现在这种可坐可避风雨的圆形警察岗亭,而是在十字路中央用砖砌一个圆台,台中央竖立一根木柱,柱子上面有个类似蘑菇的圆顶,警察就在这个圆台上转圈指挥交通。因为这里往来车辆较多,地势也开阔,所以警察常常在这里搞训练。解放初期警察指挥交通开始用指挥棒,那时在西安用指挥棒指挥交通还算是件新鲜事,常常也能吸引不少的路人围观。

在十字的南北各有一条巷子,北边的叫北火巷,南边的叫南火巷。

西关正街的马路在解放前后是石子沙灰马路,年久失修,被过往的硬轮大车压碾的两条车辙非常明显,后面的胶轮马车或人力洋车及手推独轮车都得绕着它走,免得陷进去出不来。那些石子很多还都散落在路面上,人力洋车及手推独轮车行走时都得小心。西安解放的那一天上午,从西关飞机场人们滚动汽油桶时发出那种震耳欲聋的声音,就是滚在石子上发出的。那时候整个西关的马路道沿全是用手工打凿出来的长石条铺成,时间久了都成豁豁牙牙的了。西关的人行道也是非常的糟糕,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小学生常常弄的一身泥,人们从外边回来都先要用菲子(一根小木棍上绑几条布条用来拍打身上灰尘的用品)打打身上与鞋面上的土,这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了。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关的石子路改造成了柏油路。

西关小学

我上学是在西关小学。学校坐落在西关路北,以前它的临街门面很宽,木门两边都是砖墙,开学季节墙下全是卖小吃的。这个大门从最初的庙门形式发展到中式对开木门、再到上世纪70年代对开式的大铁门,历经百年风雨的磨砺、更替,最后演变成如今这个骑楼式的铁栅门。

清末西关地区有八座庙,其中最大的是二郎庙,西关小学就是在二郎庙的庙址上于民国初年建立的,所以起初称“二郎庙初级小学”。民国时期曾称私立同志第二小学,后又改为私立安定小学。这时候的校长是王新伯先生,长安人氏,此人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字,前几年我在钟楼柱子上还见过他的墨宝。解放初他在学校后面的戏台上唱过挂衣秦腔《三娘教子》与《苏武牧羊》。

上世纪60年代学校生源过多,西关小学曾分出两个小学,原小学就成了西关第一小学。分出的一个小学在兴学巷西侧省林业厅东边的那块地方,这里解放前曾是所医院,后长期无人管理而荒废几十年,只有灰砖砌成的门楼一直挺立到2006年这里修建高层时才被拆除。多少年来两旁的门面房都在向前伸,由于当初医院的地基较后来西关街面低,所以在医院门前留下了一条低于街面的慢坡过道,这就是西关第二小学的前身。由于这里地方有些小,只有五、六间教室吧,学校又占用兴学巷东面一块地方作为操场供学生上操用。80年代初期学校生员减少,西关第二小学被撤销,这里又被“西安小天鹅舞蹈学校”租用。在西安市42中的西斜对面过去有条通向西关南城墙的小路,小路的两边都是民房,东边可能是市邮局一位职工的民房,西边是一位张姓的民房,小路不长,进去后地方很开阔,东西两边全是麦田,顶头是一条从西稍门同仁里通向南小巷的小路,就是现在食品厂门前那条路,在这块不小的地方建起了西关第三小学,校长是原西关小学的张老师。90年代末学校的生员逐年减少,区教育局撤销了西关第三小学,在这块地方为教职员工建设了三座高层。

50年代的西关小学校区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区,它是一个南北方向的长形小院落,东西各有五间房子,东边是教师的宿舍,西边的五间房子是校长与教导主任的办公室,北边的一溜房东西两头是两间教室,中间是通道,通道的东西墙是布告通知栏。院落的中间是通道,通道与办公室和教师宿舍之间是花坛,学校的整体建筑全是青砖土木结构,看起来错落有致。进入学校的中心部分,迎面是一座南北向的小礼堂,里面是老师们批改作业和办公的地方。在小礼堂的后面也就是北面,有一个用土堆积的台子,这就是学校的讲台,也是小戏台,它的正面是操场,很大也很开阔,最北面一直到西关的护城墙边。

过去的西关小学很大,它的东面包括现在的西关派出所,西面包括现在王家巷以东整个半条街全是校产。过去在东墙上有一个门可出入学校,东墙外是一个南北向的垃圾坑,现在的兰空招待所就是在这坑上建成的。

西关戏园子

在八家巷北口东边,有个西关剧场,大家也叫西关戏园子。这里过去是个车马店,后改建成席顶长木凳小剧场。50年代中期,剧团里有位旦角演员宏秀云,丈八沟人氏,唱了一出《劈山救母》出了名,城里城外的戏迷都来看,热闹极了,一唱就是半年。后又唱了一出现代戏《梁秋燕》,又轰动了半个西安城。和她一块出名的还有一位胡子生,名字记不得了,只记得大家都叫他王麻子,此人的《辕门斩子》《打镇台》与《二堂舍子》唱得好,戏迷们都对他的唱腔和鼻后音发声非常崇拜。

每当傍晚时,戏园子门口热闹非凡,卖各种小吃的把门口摆得满满的,卖鸡蛋醪糟的把火烧得红红的,吆喝着招呼着客人。正对戏园门口有一条通道,戏园入口处一边两人边收签子边喊“戏开了快点进呀……”过去人们看戏不是买票,而是买一种用竹子刻削的签子,进门交签子就行,类似于现在的收票。我那时还是个小孩,动不动从家里溜出来翻墙去看戏,所以对一些戏听上一两句就知道是哪一出了。

在戏园子的斜对面也就是现在的市第五医院对门有一家车马店,大约是1952年吧,西安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把车马店改造成露天电影放映站,几分钱一张票,看的人也多,比进城看电影方便多了。尤其是夏天,一到傍晚老人孩子边走边说着就涌进了放映站,因为这里地势开阔凉快,既看了电影,又能乘凉,多好啊。

西关福音堂

在西关值得人们怀念的还有个西关福音堂,它坐落在西关正街路南省林业厅的斜对面,西关的银行就是占用福音堂东边的一块地方办公营业的。

福音堂里面最大的建筑就属礼拜堂了,它形似一个大礼堂,南北长条形的灰砖木式结构,房顶高高竖立一根十字架。礼拜堂里正中有一个类似讲台的平台,这个平台略高于地面,呈半圆形,它的正中半空中悬吊着一个大十字架,平台的前边放了两排长条凳子,凳子前边有椅可坐,凳子的靠背上有条约50厘米的木板,供信众们放置《圣经》或祈祷时用。两排长条凳子中间留有一个通道,直通北边的小门,平台的右面靠墙也放了一排长条凳子,不靠墙的这边自然也成了一条通道,直通东边的小门。福音堂的东西墙壁上还挂着几幅耶稣的圣像。那时我还小,对福音堂的一些活动看不明白,只知道在耶稣圣诞节时他们在门口发放花生糖果,我们小孩又能饱吃一回了。

福音堂里有一段令我难以忘却的往事:那是我在一位比我大几岁的“小老师”带领下,常在福音堂后面的一个垃圾堆里翻找银行丢弃的信封,回去后把邮票与信封一起剪下来泡在水里,时间长了再把邮票揭下来,晾干放在书本里压平展。那时候找到的大多是普票8分的工农兵和延安或天安门邮票,偶然碰上一张纪特票,那可要我俩高兴老半天。我后来的集邮活动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978年,福音堂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了。

西关机场

过去,西关西稍门至西廓门外的一大片旷野被称作大营盘,它北起梁家庄,南到东桃园,东靠草阳村,后来就在这块旷野上建成了长800米、宽100米的土质草皮道面跑道,这就是最早的西关飞机场。

飞机场距我家不远,我自小是听着飞机的轰鸣声长大的,哪天若听不到轰鸣声反而觉着不习惯。小时候在西关看天空中即将降落的飞机那是常事,看从头顶凌空而过的飞机那更是常事,就连巨大的飞机羽翼、羽翼上的徽图文字都看得清清楚楚。它裹挟着震耳欲聋的声音,从玉祥门上空不过百米处俯冲而下,掠过民居,掠过护城河,再从我们的头顶掠过,那一刻就好似天崩地裂一般,外人是很难适应的,西关人尤其是西稍门附近的居民都习惯这种“轰炸”的声响了。

过去出了西稍门全是麦田,紧靠护城河的西南方有条石子路,不宽仅仅能有两个车位,那就是通往飞机场的路。解放前它掩藏在荒草野地里,60年代它被路两边的树荫所掩藏,80年代它掩藏在周边的民房中,21世纪初期它又被新兴的数座高层所遮掩,这条可见证西关机场历史的路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中变得断断续续了,这就是老机场路。在这条路的入口处,从我记事起就有一个部队哨兵站岗台,直到70年代中期才被取消。从入口处到机场大约能有3公里,路两边除了树木外全是草,到了夏秋时节,野草能有一人多高,一早一晚从这里要飞出飞回千万只老鸹,遮天蔽日,它也成了西关的一道风景线。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新闻推荐

想念那段温暖的时光

西安市铁一中学高一(M2-4)班贾睿轩指导老师:翁劲松那个年代,没有短信,没有飞机,青衣素袍的人们,抱着微微泛黄的信纸,怀着期待甜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