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并举提升改造 杭州让公厕成亮丽风景
精美的装饰让人很难想到这是厕所。厕所内部,所有厕位的门和隔板通过图案有机相连,组成一幅江南水墨风景画。“小动物”让杭州景区的“家庭卫生间”显得更加温馨。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可以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厕所革命”是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务实之举,杭州从2008年开始启动公厕提升改造工程,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举办的“最美公厕”评选中,杭州在综合类、管理类等多个类别中的获奖公厕数量都远超其他城市。2017年,杭州市城管委根据《杭州市区公厕建设设计导则》提升改造,完善服务功能,改善如厕环境,男女厕位比例从原来的1∶1提高到1∶1.5,景区部分区域的比例达到了1∶2,并进一步推广设置方便老弱残幼以及母婴同厕的第三卫生间。目前,全市纳入分类管理的公厕,已有1627座,厕位19985个,主城区已基本形成10分钟如厕圈,干净、整洁、免费,这是游客和市民对杭州公厕最直观的印象。
城区基本形成10分钟如厕圈
干净、整洁,是很多市民对杭州城市公厕的第一眼印象。其实,除了这些,杭州的公厕中还有很多小的细节。比如,有些厕所十分智能化,有些则凸显人性化,还有些颜值爆表,堪称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
“绅士”厕所显“风度”
男厕位可随时“割让”成女厕位
在旅游景区或都市繁华区域,常会见到一个令人颇为尴尬的场景:男女厕位数量均等,但女厕所门口排着长队,女性朋友内急却又无可奈何;男厕所门口却门可罗雀、“生意冷清”。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期待:要是有需要时男厕可以变身女厕该多好!
如今,这一想法在杭州已经变成现实。不久前,记者一行在杭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钱江新城城市阳台的一座公共厕所。除了环形略大,这座公厕外观上与别的公厕没有不同,但它有个了不起的功能:女厕位比男厕位要多,而且男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割让”成女厕位。
工作人员介绍,公厕共设女厕位22个,男厕位19个,男女厕位比例约1∶1.2,另有“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各1间。特别的是,19个男厕位可以通过开关移门进行调控。在如厕高峰期,如果女厕出现厕位不足的情况,只要关闭男厕中间的移门,并打开男厕与女厕间的移门,男厕的部分厕位便可划至女厕,女厕位最多可增至30个,男女厕位比例最高可达到1∶2.7。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厕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与城市阳台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外观简洁大气。在厕所内部,所有厕位的门和隔板通过图案有机相连,组成一幅江南水墨风景画,清爽而不失生动。新建这样的公厕既满足了钱江新城灯光秀、杭州大剧院音乐喷泉观赏人群的公共卫生需求,也和周边的美景融为一体,确实得到市民和游客的好评。”
公厕标识当“地图”
夜间指示灯箱解难题
穿行在城市中,怎样尽快、准确找到公厕也是游客和市民经常会面临的难题之一。记者在杭州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杭州每座公厕都安装有夜间指示灯箱,大部分公厕利用路灯杆、交通标志杆等,指明公厕方向和距离。甚至一部分道路两侧的果壳箱也被利用起来,设置了公厕导向地图。
记者采访期间,还看到不少年轻人会用手机APP寻找附近厕所,更是快捷方便。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游客一边操作一边说:“通过‘贴心城管\’手机APP的‘找找公厕\’功能,就能查找附近公厕及社会对外开放卫生间,上面清楚地标识着方向、距离,还能计算步行时间,非常直观的设计。”
除了公厕,在杭州街头,还能看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门口装有带着“社会对外开放卫生间”字样的标识。这是从2009年就开始实行的一项政策,通过有关部门的沟通和推动,目前,杭州已经有480座沿街企事业单位的厕所向公众开放,供市民游客免费使用。城管委表示,还将倡议和呼吁更多的沿街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卫生间。
“我们一直坚持科学合理规划、完善设施建设、提升管理品质、改善如厕环境的建管理念,无论是在提升公厕数量、优化公厕布局,还是在运用智能化、新材料、节能减排新技术等方面,不断提档升级。”杭州市城管委市容环卫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全市纳入分类管理的公厕共1627座,厕位达19985个,主城区已基本形成10分钟如厕圈。在一些评判公厕数量的重要指标上(如每千户家庭跟公厕的配比、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公厕数等),杭州的公厕完全达到了国家的要求。
而在提升如厕体验和厕所环境,更好地解决市民游客如厕难方面,杭州市也采用了不少新方法。比如优化男女厕位比、设置无性别卫生间、完善指示引导系统等,其目的只有一个,“让老百姓方便起来真方便。”
西安行动
推进公厕向智能智慧转型
根据《西安市城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8—2020年)》,西安市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合理布局公共厕所,到2020年全面落实城镇6座/平方公里的规划目标,实现西安市“厕所革命”标准化、示范化、国际化。
据西安市城管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司权介绍,西安市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新建公共厕所全部达到二类及以上标准,每个公共厕所都要按标准设置人性化服务设施。同时,规范设置厕所标识,加强科技手段在公共厕所管理上的应用,开发使用智能厕位引导系统,强化大数据支撑,与百度、高德等软件共享公共厕所数据,由低效高能耗的传统模式向高效低能耗的智能公厕、智慧公厕转型。
同时,西安市增加公共厕所建设数量,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西安市现有公共厕所2841座,对外开放厕所586座,通过三年的努力,增设厕所1590座(其中新建826座、对外开放764座),使厕所数量达到5017座。
实施全域改造提升,按照统筹规划布点,行业主管监督的原则,对地铁站、加油(气)站、客运站、市场、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寺院、旅游景区等区域内现有的公共厕所进行改造提升。对环境较差、设施不完善的老旧公共厕所进行改建扩建,提高女性厕位比例,确保人流集中场所女性厕位和男性厕位的比例不小于2∶1,其他厕所女蹲(坐)位与男蹲(坐、站)位比例不小于3∶2,并加强人性化设计,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按标准配备厕内服务设施,力戒豪华。
提升导厕标识设置水平,拓展引导方式,在巩固传统指引方式基础上,拓宽电子指引,加大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软件运营单位的合作,由市城管局会同市旅发委共同完成全市所有公共厕所布点信息采集工作,将公共厕所分布情况及相关信息融入民用地图导航系统,提高公共厕所索引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导厕服务。
“西安市还将每月评选十座‘最美公厕\’,每座奖励3000元;年终在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推荐的基础上,由市‘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评选出100名‘厕所革命\’先进工作者,并在全市予以通报表彰。”司权说。
乡村厕所别有一番“生态美”
家家户户小洋楼、房前屋后盛开着鲜花、一条河静静在村中流淌……走进杭州市泰山村,记者一行就被“绿水青山载乡愁”的美丽恬静乡村美景打动。更令人感叹的是,泰山村的厕所没有想象中农村厕所的脏和臭,而是和乡村美景融为一体,别有一番“生态美”。
在泰山村,记者一行随机与一位年龄偏长的村民沈桂兴攀谈,老人家十分热情,听说我们来看农村的厕所,瞬间打开了话匣子。“别看我年龄大,但我大多数时间独自一人在家,因为现在的生活很方便。以前村里家家户户是旱厕,又脏又臭,一到夏天散发着异味,多年前杭州就实行了厕改,现在全村都改成了卫生间,使用抽水马桶,又干净又方便。”
老人家将记者引到屋子旁边,指着一条水泥小路说:“在这条路底下,埋藏着村里的三格化粪池,通过六个三格化粪池,卫生间里排出来的污水污物经过简单处理,就与生活污水一起通过排水管排到村里的小河,在那还要再经过一道净化。”
记者在小河边看到,河水里不时有鱼儿游来游去,隔几米就设置有长方形的芦苇丛,经过芦苇净化处理,水面清澈。记者站在沈桂兴老人家的二楼阳台上,看着面前波光粼粼的河面,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好似一幅画卷。
杭州农村改厕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据杭州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80年代初开始,90年代中期至今属于发展阶段,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水共治”等载体,推动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工作。截至2017年,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为98.8%。
杭州市农村改厕工作遵循政府组织、部门负责,财政补贴、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群众动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无害化处理标准建设及纳入污水管网,培养教育群众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突出改厕工作的精细化,努力建设优美宜居新家园。
首先,消除旱厕,建设卫生厕所,使农村厕所干净、卫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然后,大力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同传染病防治有机结合,有效防制了农村传染病的流行。
杭州市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阵地,通过广播、有线电视、黑板报、宣传橱窗和技术资料发放等,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农村厕所的“建、管”相结合,促使广大农村居民对改厕工作从原来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积极配合改厕工作,真正做到从“要我改厕”到“我要改厕”的意识观念转变。
2002年开始,为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和规划改厕技术,提高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相关部门牵头研制和推广预制式化粪池,并在江干、萧山等地进行试点。以后积极探索改厕技术,规范市场化运转,指导生产企业先后研发了多种材料预制的三格化粪池产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从2008年起,杭州市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整村推进模式,加快农村改厕步伐。自2009年起,杭州又启动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在131个乡镇(街道)、1722个行政村建设了8914个污水处理设施终端。在此基础上,杭州市大力改造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品质和便捷服务。
西安行动
将高标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西安市卫计委爱卫处处长乔向新告诉记者,通过学习杭州市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经验,西安市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精细化实施,全面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建设质量是衡量改厕成效的关键,农村户厕改造后对粪尿处理要达到无害化效果,必须“严标准、建制度”。一方面严格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改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改厕施工现场质量巡查与指导监督。区县主管部门负责给各乡镇提供符合当地实际的设计图纸,统一招标采购厕具。具体施工中,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整村改厕完成后,区县负责做好组织验收工作,验收一村、销号一村,市上不定期进行抽检、督查。
“农村户厕改造‘三分建、七分管\’,维护管理是保证改厕效益的关键。卫生间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加维护,也会出现无害化卫生厕所不卫生、有污染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寿命。”乔向新说,西安市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使用改造后的厕所,避免重复改造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根据西安市地形地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疾病流行特征和农户生活习惯等不同,采用适合辖区实际的改厕模式,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外,坚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多方参与,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
景区“主题style”让公厕更个性
作为一座旅游名城,杭州市在景区厕所的打造上也格外用心。
在湘湖景区,记者见到了首个安装智慧引导系统的“智慧厕所”。厕所位于湘湖景区定山广场南侧,在厕所门口安装的液晶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每一个厕位的使用情况,每一个厕位的门上也会显示“有人”“无人”,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记者注意到,景区不仅有男厕、女厕,还全部配备有“家庭卫生间”,也就是“第三卫生间”。新增扶手、折叠式座椅、婴儿床等设施,确保热水器、洗手液、烘手器等正常使用,每个卫生间内均设置扶手、挂钩、呼叫器、一次性坐便垫纸等。在公厕大堂,摆放着木质靠背长椅和桌子,可供游客休息使用。“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行动无法自理,就会遭遇如厕尴尬,‘第三卫生间\’就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比如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设“第三卫生间”,既完善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助于体现“厕所革命”的人文关怀。
除了硬件设施,湘湖景区的厕所改造提升,适应大环境的发展,也注重智慧化建设与人性化管理。
景区相关负责人屠安丽告诉记者,目前关注微信公众号“湘湖智慧旅游”,进入导览中的“智慧公厕”子菜单,还可以看到景区内所有旅游公厕的定位,点击导航后手机就能带你找到最近的厕所。
此外,景区内的公共厕所也根据不同的景区风格设置了多个主题,拥有属于自己的“style”。比如定山广场的整个厕所以桥文化为主题,外墙是水墨画的跨湖桥、湘湖荷花,内部有休闲区可从电视中观看景区风光集锦,墙上还有桥梁博物园的介绍以及“一桥一品”图文简介;老虎洞游客中心的旅游厕所介绍的是“湘湖八景”;贺公堤附近的厕所介绍的是“贺知章生平”,未来力争每一个厕所都有主题宣传。
西安市旅发委发展规划处处长何永毅告诉记者,他观察发现湘湖景区厕所设施更加人性化。比如地板均采用防滑地板,并进行了防滑处理;每个厕位内均设有扶手和衣物挂钩;厕所文化氛围浓厚,每座厕所都设有文化展示设施,“第三卫生间”针对儿童如厕群体绘制了卡通图案,更加温馨;厕所厕纸采用按键式厕纸盒,既满足了日常需要,又节约了成本;坐式马桶采用了换“套”式坐式马桶,一“键”更换,更加满足游客如厕卫生需要;此外,每座厕所都设有防臭设备。何永毅表示,西安市旅发委将认真学习借鉴,把杭州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经验在西安的各个景区进行推广应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带动西安市旅游厕所再上新台阶。
文/特派杭州首席记者张端
实习生席雪静
图/特派杭州记者高乐
新闻推荐
阳光讯(梁文记者严文辉)7月16日上午,渭南市经开区大吉村寮西组寮女士一行来到西安交警高速大队绕城中队,亲手将定制的“司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