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沿海不沿边的西安高新区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跨越发展 千年古城的“都市之门”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7-16 07:12 大字

到过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一定会对它的地标建筑“都市之门”印象深刻。四座弧形的矩形建筑两两相邻,彼此呼应,从东南西北不同的方向看都像是矗立着的敞开的大门。这里正是西安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所在地,每天,这里迎来送往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投资创业者。

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对于西安而言,高新区是这座千年古城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对外开放的大门。

27年来,在这片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土地上,西安高新区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从一条街发展为了一座城,涌现了许多本土培育成长壮大的科技企业,区内累计注册企业超过7万家,留住了一批优秀人才。这扇“都市之门”也为古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活力。

“在高新区搞科研创造,舒心!”

7月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创业研发园的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最近, 52岁的董事长严建亚一直在心里默默倒数一个日子:“再过一个多月,公司60亩的新厂房就要正式投产,预计产值能从4.5亿元扩大到30亿元。”

让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是他和妻子范代娣创业的初心。18年前,曾是西北大学有机化工专业教师的严建亚与同校从事生物工程研究工作的妻子,选择了在西安高新区开启自己的创业梦。

经过多年研究试验,企业的核心技术“类人胶原蛋白”不仅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还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首个能够产业化量产类人胶原类材料的国家。

“这些年来,我们潜心研发、专心创造,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转移的梦想。”这位曾是科研工作者的企业家说道。

在高新区成长起来的科研企业创业者们都和严建亚有着相同的体会,“在高新区搞科研创造,舒心!”

西安高新区地处内陆,相对沿边沿海等发达地区,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但西安拥有63所高校、3300多家科研机构、46万专业技术人员,还有许多深藏在实验室的科研资源等待着转化开发。

“在高新区初建时,我们就明确了一个方向,要立足本地科技人才资源,通过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解放科技生产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高新区管委会原主任王培琪回忆道。

位于西安高新区神州数码科技园的西安科技大市场就是体制创新的一个范例。走进大市场,设备共享、成果交易、政策落实、创业大讲堂培训等服务窗口一字排开。在这个科技资源统筹共享平台,企业可以买到、找到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各类创新要素。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人员也能够在这里找到需要他们成果的企业。

“过去常闹这样的笑话:有的企业对门就有这样的设备,但它却满世界找。如今有了这样的平台,大家都方便了。”中航富士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雄说。

据西安科技大市场创新云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翔介绍,在大市场统筹共享下的仪器设备使用率均不断提高,平台的优势也在吸引着更多的科研资源汇聚过来。目前,大市场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过万台(套),加盟科技服务机构600余家,汇聚了高校院所、军工单位、科技企业8700家。

这里有一群“金牌店小二”

自开展“行政效能革命”以来,西安急企业之所急,争当“金牌店小二”成了各级公务员们的口头禅。

在西安高新区的成长历程中,“金牌店小二”们不仅协助培育出了一批本土的科研企业,也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到了三星、比亚迪、华为、中兴等一大批著名企业和大型项目进驻。

“金牌店小二”们的服务究竟好在哪儿?来到西安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厅里前来办理业务的人会告诉你他们的故事。

有一次,西安锐博生物科技公司的业务代表李先生来到服务中心领取货物原产地证明书。但在受理时,工作人员发现企业的资料里缺少了一样海关报关单,按照规定证明书无法当场签发。李先生听后着急了,不能及时领取到证明书意味着耽误货物清关,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了解到情况后,窗口工作人员采取了容缺受理的方式,让李先生出具了一份保函,承诺后期补齐资料后,便为其签发了原产地证明书,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目前,在西安高新区,可以进行容缺办理的事项已有20余项,预计在年内将达到100项。

除了让企业主们“最多跑一次”,“金牌店小二”也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在西安创业咖啡街区i创途众创公园一楼门口,西安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创业咖啡街区服务站的橘红色门牌十分醒目。这便是西安高新区为了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事设立的一个“下沉式”服务点。

服务站虽然面积只有100多平方米,却可以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人才服务、社会保障等88项审批服务事项。创业咖啡街区的创业者们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服务站做邻居,“忙完工作,下个楼就能把事办了”。截至2018年6月,这样的服务站点在高新区已经建成了5个。

留住人才

近来,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备受国人关注。位于西安软件园的西安智多晶微电子公司正在孕育着一个好消息,这支海归技术团队研发的28纳米FPGA(可编程集成模块)已经进入测试阶段。“该产品一旦顺利投产,在这个领域会努力缩短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企业董事长贾红对此笃定。

出生在北京的贾红在80年代末从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后去往美国深造。在了解到国内芯片市场巨大的潜力后,他与几位好友一拍即合,于2012年回国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并非西安人的贾红为何会来到西安高新区创业?贾红可以给出一连串理由:“高新区聚集了芯片生产的上下游企业,这里高校资源丰富,方便我们招到需要的专业人才。”

据统计,作为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的西安高新区,有540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在这里创业和工作。其中,110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超过900家。

“回顾27年的发展历程,西安高新区因人才而兴。”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说。

高新区自成立之初,就意识到了人才对于发展的重要性。1992年,高新区成立的第二年,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2017年,高新区又建立了更高标准的丝路人才大市场,聚集了多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

千里马需要伯乐相识,更需要草原驰骋。近年来,众多行业巨头争相布局西安高新区,带动了产业,也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西安高新区每年举行的定期招聘、企业专场招聘、校园招聘、国内沿海城市招聘以及海外专场招聘等活动约120场左右,每年吸引各类人才约10万人。

新闻推荐

一个烟头罚一元也是一种劳动侵权

7月14日,媒体报道了陕西西安市雁塔区鱼化寨街办“一环卫工月薪2600余元因烟头被罚了900余元”一事后,雁塔区委、区政府...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