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经济 培育壮大工业集群

西北信息报 2018-07-12 01:15 大字

近日,西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实施方案》《西安市促进规上工业企业群发展壮大实施方案》和《西安市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家群体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加速西安市产业集群发展,促进规上工业壮大,为企业家群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壮大工业集群

2021年先进制造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根据《西安市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西安市将着力补齐工业短板,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以过百亿元企业为龙头,带动百亿级行业发展壮大,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优势产业。

其中,发展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到2021年,从11户增加到15户以上;壮大百亿元以上工业行业:到2021年,从14个增加到18个;培育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到2021年,从1个增加到6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电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制造、新材料、医药制造等工业产业集群规模超过千亿元;打造万亿级优势产业:到2021年,先进制造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根据上述《方案》,发展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是主要任务之一,包括:培育壮大一批,扶持西安杨森、陕鼓集团、中石油测井等发展势头好的大企业冲刺百亿元;加快建设一批,加快吉利新能源汽车、开沃新能源汽车、奕斯伟西安硅片项目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尽快达产达效;招商引资一批,通过招商引资,再引进一批超百亿元工业企业和项目,到2021年,百亿元工业企业从11户增加到15户以上。

与此同时,上述主要任务还包括壮大百亿级工业行业,例如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制造业、电热生产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饮品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燃气生产供应业;培育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电力装备制造业集群、航空航天制造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医药制造业集群。

领导联系包抓

2021年1610家以上企业进入规上方阵

根据《西安市促进规上工业企业群发展壮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西安市将努力补齐工业短板,壮大工业经济。以促进规上工业企业群发展壮大为目标,以领导干部联系包抓为手段,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核心,扩大包抓范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力争到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00家,上市工业企业达到60家。

按照相关安排,上述《方案》的重点任务包括搭建服务平台,例如建立规上工业企业联系微信群,依托亲商助企活动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将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搭建企业与政府对接平台,创建“西安市亲商助企网”,设立政策发布、问题直报、亲商动态、助企行动、投诉台、曝光台、“服务企业直通车”等专栏,畅通企业信息反馈渠道,实现政府与企业多平台、多渠道对接,同时,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统计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及时报送企业运行有关数据,动态掌握企业发展情况,确保做到不缺不漏、应统尽统。

在此基础上,西安市将完善领导联系包抓机制,围绕实现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发展指标,开展“一对一”包抓服务。市级领导联系龙头企业,区县开发区主要领导联系区内骨干企业,市级部门主要领导联系行业领军企业,助企干部联系其余规上企业。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名领导联系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一个包抓方案、一月联系两次、一季一点评”。到2021年,实现1610家以上企业进入规上工业企业方阵。

不仅如此,西安市还将深化“六送”活动——送政策、送信心、送信息、送服务、送经验、送温暖,扎实解决企业问题,积极做好企业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的收集整理,针对企业人才、土地、资金、水电气、交通运输、发展环境等重点难题,加强协调帮助,强化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明确责任和时限要求,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时限、件件有回音”,联系干部将按照“亲商助企问题解决办法”的有关规定,能解决的一周内协调解决,难以解决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两周内解决,所在单位难以解决的,及时上报市“千人亲商助企”活动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在此基础上,我市将开展“小升规”行动,对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500万元—2000万元之间的工业企业,各区县、开发区将指派专人联系,积极服务,明确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把“规下转规上”作为包抓工作重点内容,促其早升规,及时纳入规上工业企业群。力争到2021年,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0家。同时,西安市将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优质规上工业企业发行债券进行政策支持,促其加快发展、早日上市。力争到2021年,该市新增境内外上市挂牌工业企业达到60家。

三级负责制度

畅通企业家与政府联系沟通渠道

根据《西安市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家群体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我市将着力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畅通企业家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渠道。

根据《方案》,西安市将围绕补齐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军民融合等短板,通过搭建联系服务企业家平台,建立三级服务机制,开展交流联谊、培训讲座、考察学习、表彰宣传等活动,畅通联系服务企业家的通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叫得响的领军型企业家,培养壮大该市企业家队伍;着眼调动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在全市营造企业家光荣、企业家伟大的浓厚氛围,引导激励企业家自觉带领企业在大西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上述《方案》,服务对象包括全市税收超过1000万元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负责人。截至2017年底,西安市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共1262家,其中,工业企业307家、商贸服务企业342家、房地产企业368家、建筑企业86家、金融保险企业90家、高校和研究院所69家。

按照相关安排,西安市将搭建“西安市政商沟通平台”,分类建立工业、商贸服务业、建筑及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高校及科研院所5类企业家沟通交流微信群,办好“西商微信公众号”;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家进一步加强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本地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组建产学研联盟和产业发展智库,帮助企业提高研发能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建立企业发展咨询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家合作平台,引导企业开展合作配套,延长产业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市将着力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家机制,联系服务企业家实行市、区县(开发区)、街道(乡镇)三级负责制。市级领导每人联系服务税收超过1000万元企业的企业家2名,其中重点工业企业家1名;区县、开发区和市级部门主要领导,每人联系服务税收超过1000万元企业的企业家2名;其他税收过1000万元的968户企业的企业家,由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安排相关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税收10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企业的企业家,由区县、开发区安排街道办事处和镇政府相关领导负责联系服务。实行每季度“联系沟通一次、宣讲兑现一批政策、代办一批重要事项、解决一批难题”,重点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问题。

不仅如此,西安市还将开展企业家培训,举办联谊交流活动,开展考察学习和优秀企业家表彰宣传活动,在提升企业家专业技术、企业管理等知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密切联系,通过宣传优秀企业家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全方位促进企业家群体健康发展。杨耀青

新闻推荐

灞桥区庆华小学开展教师暑期政治理论学习活动

阳光讯(记者张允铎杨小娟)7月8日,虽然已是周末,又是闷热天气,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西安市灞桥区庆华小学老师的政治学习热情。当天...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