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医疗卫生战线的最美西安人

华商报 2018-06-22 03:08 大字

华商报联合西安华润置地推出“最美西安人”系列报道,欢迎您推荐并讲述更多为西安奉献拼搏人的美好故事。

大西安的宏伟蓝图需要不同的颜色来填充,白色是其中最为圣洁、干净的颜色,因为那是生命最初的颜色,也是医者引以为荣的颜色。在西安市的医疗卫生系统,有很多医护人员或放弃在沿海发达地区更好的职业发展,或一直扎根西安几十年默默为患者奉献,他们忘却自身安危,无私无悔,为守护市民健康做出贡献,他们是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最美西安人。

多次放弃“南飞”机会

要做西安“花朵”健康守护人

1988年王朝晖从苏州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了南京,后又改至北京,王朝晖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西部都不如东南沿海城市发达。“江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大省,苏州的GDP又远超当时的西安。”可最终王朝晖还是选择回到了西安。

1992年,王朝晖来到西安市第四医院工作,“当时儿科退休了3个医生,院长就说让我去帮帮忙,结果一帮就帮了30年。”因为有丰富的心内科临床经验,王朝晖在儿科工作得游刃有余。医院随后成立了西安市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就必须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于是王朝晖被医院派到浙医大附属儿童医院学习。这次去进修,其实王朝晖是有机会留到苏州工作的,可看到西安和南方在儿科发展上差距如此之大,她最终还是放弃了。“我们医院当时都没有新生儿呼吸机,出生的孩子发生紧急情况怎么救!”学习后回到西安,她原本想深造新生儿研究生专业,却因导师退休无法接收研究生,王朝晖又转入了另一个领域——儿童发育行为性疾病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儿童保健领域在中国发展都相对缓慢,更别提在西安的发展了。”2006年,西安市第四医院成立儿童保健中心,“我们当时“太可怜”,就两间房,桌子都是找来的旧电脑桌,配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台秤。”就是在这样的“低起点”下,四院的儿保中心得到了高发展,成为现在西北地区规模大、专业齐的国家级示范儿童保健中心示范基地,王朝晖也因此在全国该领域享誉盛名。

28年护理数万名新生儿

1987年,因为考入西安市卫生学校,薛阿丽随父亲第一次来到西安。1990年,她被分到西安市儿童医院,这一干就是28年。薛阿丽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在加快。如今,她已从感染科的小护士成长为新生儿科的护士长,医院在不断发展,而西安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医院已经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儿童专科三甲综合医院,院内环境也在不断提升,引进了国内外顶尖设备,人才引进和内外交流也不断加强,医护人员有很多机会走出去学习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能。

如今,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生活圈也越来越大了,尤其是近几年,西安更是飞速发展,更加注重健康问题和民生问题,西安也变得更加宜居。薛阿丽希望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毕业了能回西安上班。

“28年来已护理了数万名新生儿,我希望能够用心护理好每一位患儿,服务好更多这样的家庭,护佑大家的健康;而作为一名西安人,我希望我们大西安的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幸福感越来越强。”薛阿丽说。

普及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

做好疾病预防

成蕊宁是西安市第九医院老年病科大主任,兼老年病一科、全科医学科主任。

“学医可以治病救人,是白衣天使,很神圣。”在高中班主任的影响下,1983年,成蕊宁这个来自蓝田曳湖镇的小镇姑娘,考上了当时的西安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来到了“大城市”——西安。

成蕊宁至今还记得,爸爸送她来西安上大学,从火车站坐公交车去学校,“学校周围都是荒地和麦田,附近也没有卖东西的地方,只有小寨有几个小商店,然后就是李家村有个秋林商场,我爸和我姑带着我去买齐了生活必需品。”

大学毕业后,在众多医院中,成蕊宁选择了当时在西北地区知名度和实力非常强的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即现在的西安市第九医院)。经过30余年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历练,成蕊宁已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成长为医院老年病科的带头人。

“当了半辈子医生,最让我骄傲的,是从死神手里把很多病人拽了回来,真是觉得这份工作没白干、无怨无悔。”成蕊宁动情地说,在西安生活了30余年,她感到西安的就医条件和环境越来越好,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同时,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今后,在临床工作之余,她和同事们将把更多精力用于向老百姓普及科学、权威的医学健康知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传染病医生用健康守护健康

还有这么一群医生,在用自己的健康守护病人的健康。2016年7月的一个夜里,西安市胸科医院,在例行查房过程中一位患者正在剧烈咯血,护士连忙通知正在值班的耐多药科室医生马进宝,“我过去看的时候患者已有明显窒息的症状,脸发紫呼吸暂停,我一边让护士去取抢救设备,一边上手掏卡在气道内的血块,根本没时间考虑其他,也忘了耐多药患者极具传染性,只想着救命要紧。”就在这时,意识不清的患者突然牙关紧闭,咬伤了马进宝的手指,“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想着会不会感染,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患者病情危重需要抢救。”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凌晨4点,安顿好患者后,马进宝才有时间消毒伤口。明确感染是在一个月以后,马进宝的手指伤口处突然化脓,“在从事这个职业之前,其实已有过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但变为现实依然让人很难接受,只能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默默治疗。”马进宝告诉记者,耐多药结核虽然难治,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大约有60%的治愈率,目前他的病情稳定,他非常有信心战胜疾病。

西安市第八医院抗病毒门诊主任靳娟,传染病医生一干就是二十年,成为艾滋病患者的“知心人”。“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正常生活才是医生给予的最好治疗。”靳娟鼓励每一位患者说出心里的感受,也用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烦恼、抱怨,用真诚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小童童(化名)是靳娟接触的最调皮的小患者,每次来诊室,都要拿着听诊器扮演医生。可刚开始的时候,小童童却一直排斥“白大褂”的接触,又哭又闹,根本没法诊治。靳娟耐心地安慰孩子,抱着他去抽血,每次问诊都抱着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给他带最爱吃的糖果……终于让孩子不再抗拒。“靳姨妈,我以后也要当医生,和你一样的医生。”刚上学的小童童每次来都要向“靳姨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为他听“靳姨妈”说要当医生,就要好好学习。华商报记者 王蓓 王玮 卢红曼 孟洁

新闻推荐

音乐剧《丝路传奇花木兰》年底公演

6月20日,伴着独具中国戏曲元素的音乐,一群戏曲装扮的“小木兰”带来的中国传统杂技空竹技艺表演,拉开了创意民族音乐剧《丝...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