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讲故事:盛唐的印记

西安日报 2018-06-16 05:30 大字

大唐芙蓉园。(资料图片 记者 尚洪涛 摄)大雁塔是盛唐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资料图片 记者 窦翊明 摄)

盛唐,在文学上和史学上有着不同的定义,也是后世对唐王朝的赞颂之词。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其中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约五十年。此时中国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一派盛世景象。

如今盛唐的风姿仍然可以在西安的历史遗迹中管窥。

西安带着那些远古的故事,带着历代的风流人物,一步一步历经岁月流淌、打磨、沉淀,变得更有味道、更有内涵。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汉唐盛世那种气度,那种浩荡的梦想,那种中华民族最自豪、最珍贵的记忆。

大明宫世界建筑史上的杰出范例

唐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自唐高宗起,到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200多年间有16位唐朝皇帝在这里处理朝政,这里曾是中国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站在第一大殿含元殿遗址前,单是眼前的地基,就已经令人震撼,这座大殿的面积占地3.2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3个凡尔赛宫、4.5个故宫、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15个白金汉宫,充分显示了唐代宫城建筑的雄伟风貌。

根据考古资料,它平面呈长方形,前朝后寝,南部是政务区,北部是生活区,其正南门丹凤门比北京天安门都宏伟高大,其御道广场仅比天安门广场窄100米,今人穿行其间仍感巍峨。

经济繁荣的实物证据

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经历了“多宫制——双宫制——单一宫城制”的演变。宫城结构也发生了以大朝正殿为中心的中心布局结构到以主要宫殿建筑轴线为中心对称布局结构的变化,而大明宫是中国古代宫城建筑这种变化的杰出典范。

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原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龙首山北面为后庭,地势低洼,引龙首渠水入城形成湖泊,即太液池。

大明宫后庭区的规划十分注意地理位置的选择,避免后宫区域再次发生像太极宫后庭“揪湿”的失误。天子寝殿和便殿,大多被集中到了太液池东南的龙首山高地上;皇帝于后庭理政和宴请群臣的场所,被安置到了太液池西南岸的龙首山高地上。而在太液池的北面,地势广阔低平,则安插一些游艺的场所和太液池的附属景观,如拾翠殿、跑马楼、斗鸡台等等。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位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在高台建筑的基础上,唐大明宫借助轴对称布局以及大殿前更为广阔的空间共同构成。其营建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建设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实践与创新,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出范例。

大明宫在将古代高台建筑推向极致的同时又开创了宫城建设的典范,不仅是中国古代宫城建设中最成功的范例,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繁荣富强的实物证据。

为城市留下人文价值

“大明”一词早见于《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按《毛诗序》释意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大明宫如同未央宫之名也出自《诗经》一样,都是以周王的勤政贤明作为榜样的一种自我的鞭策。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2014年6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的大明宫已是国家遗址公园,也是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雁塔大唐长安诗文勃兴的见证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大雁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因寺建塔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请高僧玄奘担任上座法师,玄奘于此创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此寺遂成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唐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为“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玄奘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玄奘法师在慈恩寺主持寺务,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希望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在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修建。

“二圣三绝”

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而后经历代改建、修缮,逐渐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原建筑特点的砖仿木结构,成为可登临的楼阁式塔。这一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佛教建筑艺术传入中国并逐渐的中国化。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进一步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大雁塔基座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

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圆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此为唐碑典型形制),碑座为有线刻图案的方形碑座,两碑通高337.5厘米,碑面上宽86厘米,下宽100厘米。碑文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世称《雁塔圣教》,这两块碑石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斯文所在

“雁塔诗会”曾是大雁塔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也是大唐长安斯文所在。

千百年来,登临大雁塔,赋诗抒怀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诸多诗作。“雁塔诗会”之所以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篇章,首先有皇帝和朝廷官员的参与和推动。

早在寺塔建成初期,时为太子的李治就率百官亲临赋诗,当上皇帝后,又亲谒慈恩寺赋诗一首:“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唐中宗时,专置修文馆,招纳文人雅士,往往随驾游宴。

其中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远眺,吟诗作赋。学士们则纷纷唱和,曾被编辑为四十卷诗集,广为传诵,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天宝十一年(752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今大雁塔六层悬挂有这些诗会佳作。

雁塔题名

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

凡新科进士及第,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一起曲江流饮作诗品评(皇帝也必于曲江边的楼上垂帘观看),杏园探花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写在墙壁上留念,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当属白居易。他27岁一举中第,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

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大唐芙蓉园盛世景象在此中

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隋文帝开皇3年(公元583年),就于此修建了“芙蓉园”。

开皇3年,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在历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同时它与首都大兴城紧密相连,其池下游流入城内,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在芙蓉园总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

唐玄宗几次对曲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其盛况空前绝后,达到了其园林建设的顶点。在皇家御苑芙蓉园内,玄宗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凉堂等建筑,并建了从大明宫途经兴庆宫直达芙蓉园的夹城(长7960米,宽50米)经过唐玄宗的扩建,芙蓉园内宫殿连绵,楼亭起伏,曲江的园林建筑达到最高境界,各类文化活动也趋于高潮。

《开元天宝遗事·天宝下》记载这样一些趣事:“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故学士苏颋《应制》云: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帝览之嘉赏焉,遂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时人荣之。”说苏颋随玄宗皇帝春游芙蓉园,在紫云楼观赏万民游曲江盛景,但见尘埃轻飘与烟水红花相映,结成红雾,游人幄帐成片,彩绸飘扬无边无际直接青云。此诗得到了玄宗插花的嘉赏。

杏园探花的故事就源于唐代芙蓉园中的杏园,唐代及第进士参加吏部的关试后,要进行许多次的宴集,这许多次的宴集总称“关宴”,杏园探花宴是其中的重要活动之一。每逢上巳日(农历的三月三日),正赶上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后,新科进士在杏园初次聚会,称为探花宴。同时,新科进士及第总要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随水转,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酒杯流至谁前谁就要执杯畅饮,并当场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为“曲江流饮”。

如今,建在唐代皇家御苑——芙蓉园遗址上的大唐芙蓉园,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仿唐建筑群。整座芙蓉园,分成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歌舞特色等各方面,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也成为游客来西安必看的景点之一。

唐天坛遗址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实证

在中国历史上,祭天礼仪对增加民族凝聚力,维系国泰民安起了重要作用。隋唐天坛,是隋唐王朝300余年里的皇家祭天之处,其象征意义和历史地位非同一般。1999年初,我国现存最早的“天坛”遗址——唐代圜丘遗址在西安市雁塔区被发掘出土,它也被专家们称为“天下第一坛”。

最早天坛

《旧唐书》记: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景帝配,其坛在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据考证,唐圜丘初建于隋,唐代沿用了近300年,比北京天坛早了一千多年,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处早于清代的圜丘遗址。

从隋初到唐末,圜丘沿用了314年,其建造方式十分独特,四层坛体全部是素土夯筑。台壁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所有外露部分又都抹上了一层和有谷壳、秸秆的白灰面,白灰面厚0.4—1.1厘米。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礼仪建筑,其外观洁白,质朴大方。虽然筑造没有一砖一石,简单朴素,却不失庄严神圣。每层圆坛都设有十二条陛阶(即上台的阶道),呈十二辰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分别朝12个方向辐射,体现了唐人心目中的天上十二辰,均匀分布于圆坛四周。

圜丘南侧西端的石碑上刻:初建于隋,唐代沿用了近300年,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位于唐长安城郭城正南门明德门遗址以东约950米。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高约8米,发掘显示遗址为四层素土夯筑圆坛,表面涂白灰。底层面径约54米,第二层约40米,第三层约29米,顶层约20米,各层高1.5~2.3米不等。各层设置十二条陛阶(即上台的阶道),南阶(即午阶)比其余十一阶宽,为皇帝登坛的阶道。唐长安城天坛是唐代祭天礼仪重要的实物证据,对研究中国礼仪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社科院文物专家指出,和北京的天坛相比,西安的唐天坛更具有价值,北京天坛只有5.4米高,西安天坛高8米,北京天坛只在四面有台阶,西安天坛12面都有台阶,更符合周礼礼治。隋唐帝王包括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有20位皇帝登坛祭天。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西安天坛是目前所知、发掘出的最早的天坛、最早的圜丘,为西安城内的大唐遗址和唐代地面遗存的复原增添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重现古礼

2003年至2004年,西安市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保护工程。西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介绍,现在看到的地面是在原有遗址上加了一米高的黄土覆盖层,形成保护层,它的形制是完全按照当时考古发现的天坛的形制和结构来复原的。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2014年12月,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天坛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该方案以保护遗址为前提,遗址公园内将新建两层天坛博物馆及少量配套设施,天坛遗址按原貌展示,遗址周边新增绿化景观及园区道路,遗址公园南侧规划长200米宽30米的绿化廊道,形成以天坛为核心,南北通透的视觉通廊,最终达到文物保护利用与城市绿地建设相结合的目的。

2017年,西安市决策实施天坛遗址保护展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建设西安天坛遗址公园。今年初,该遗址公园建成对外开放。

2018年2月16日(正月初一),新建成的(西安)天坛遗址公园举行了第一场仿唐祭天仪式,重现隋唐春节天坛祈福场景。庄严肃穆的迎驾、静鞭、行礼,鸣钟、列阵、行进,初献、亚献、终献等祭祀大礼让现场观众为之震撼。

据了解,隋唐圜丘祭天的主要礼仪环节有斋戒、陈设、省牲器、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等。其中的“陈设”是准备环节的核心,它是指提前为祭天大典安排位次、用乐、祭品摆放等准备工作;“省牲器”指专门省视、查看和准备祭祀所用牲器等程序;而“銮驾出宫”指祭天这一天皇帝的金銮驾从皇宫出发,到达圜丘的一套礼节,整个随行礼仪人员各按等级位次达到万人以上;“进熟”就是向上天进献熟食,其礼仪繁复,程序极为复杂,主要包括读祝文、进献食物、燎柴三个亚环节。

沉寂千年后,天坛重现春祀秋尝的古礼,激活了这座城市蕴藏的文化能量,让古都深厚的历史积淀再次为海内外游客所知,也增强了西安的文化自信和在全国城市竞争中的底气。

华清宫繁华的投影

华清宫是盛唐繁华的投影。每年4-10月期间,华清池景区内上演历史舞剧《长恨歌》,天色渐暗时,水中升起舞台,空中架起鹊桥,如梦似幻的场景让人恍若梦回大唐。

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名为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

唐代华清宫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的庞大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同时还有青松翠柏、荔枝园、芙蓉园、梨园、椒园、东花园等分布其间,把整个华清宫妆扮得格外妖娆。华清宫的建筑依山面水,鳞次栉比,除宫城(罗城)外,还有缭墙环绕。缭墙之外,又罗列不少建筑,清乾隆《临潼县志》称:“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

华清宫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之名句。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等于把长安的政府机关搬到骊山,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

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建筑物已十分破烂。宋人只能根据华清宫的遗迹,“刊故宫图于石”,让后人知道唐代华清宫的全盛而已。

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以前,有赵志古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曾以15年的时间整修华清宫,曾建起三清殿等八座大殿,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等汤池(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以后又逐渐萧条。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2)冬十一月西巡时也重修过华清池(原华清宫),他曾“驻跸温泉”。民国时期也有过几次整修,今天的华清池及骊山所存古建,就是清初重建后所保留下的格局。

相关新闻

1400人拼出“唐”“长安”

本报讯(记者王燕)随着1400人不停地变换队列,一朵硕大的“石榴花”盛开了;过了一会儿,苍劲有力的“唐”、“长安”字样出现了,将“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送给西安……作为“唐都长安1400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5日,“曲江618唐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启帷。

6月15日一大早,御道广场早已是人头攒动。上午9时,只见“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从含元殿庄严步入御道广场,同时,“千人使节方阵”也浩浩荡荡地整齐登场,一幅璀璨繁华、包容博大的盛唐画卷仿佛出现在人们眼前。伴随着美妙轻快的音乐,30名身着绿色纱裙的舞者在《竹枝词》的歌声中款款登场,手持柳枝、身段婀娜、舞姿轻盈。随着音乐变换,现场画风突变,由曼妙唐舞切换为潮流抖音,现场顿时沸腾起来。

据悉,“曲江618唐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6月19日,届时唐诗大碰撞、竞技投壶、变装唐人等互动游戏将在大明宫御道广场欢乐开启;“《诗汇长安》——盛世唐音唐诗吟诵雅集”也将在太液池畔惊艳启幕,康震、龚琳娜、曹轩宾等知名文化学者及音乐人将悉数出席,在端午节“和诗以歌”。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庞乐采写

新闻推荐

童年趣事 西安市庆安小学五年级二班刘昊泽

童年如同一片金色的沙滩,童年的趣事就像沙滩上五颜六色的贝壳,数也数不尽。记得那是我7岁时的一个傍晚,我和小伙伴们在小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