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术优化桃花潭水域景观

西安日报 2018-06-14 05:31 大字

为优化桃花潭水域景观,提升民众游玩舒适度,浐灞生态区将全面开展恢复生态系统行动。记者了解到,浐灞生态区将以桃花潭公园水质改善和河道底泥处置为目的,结合公园景观建设实际需求,实现污泥减量与水体水质改善。

利用新技术

加速恢复生态系统

针对桃花潭河道污泥特性,桃花潭治理将坚持初期合理人工干预,最终实现科学自然的可持续生态化治理的理念。通过高效快速降低内源污染,实现微生态条件,并且利用原位生物菌、微生物、特驯生物(蚯蚓与线虫)深度削减NH3-N、COD等底泥污染物,营造高等生物生态条件,在治理过程中,减少人工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重建生态系统,保证长期稳定的生态平衡的目标,从而恢复河道自净能力。

治理过程中将采取生物菌诱导的生物种群强化生态土壤+湿地处理的工艺,该种工艺符合水生生态学原理的根治、可循环的人为急救手段,高性价比、可持久性的自然恢复过程。

据悉,桃花潭河道底泥处理后,可实现污泥减量、臭味消除,剩余土壤可用于湿地植物培养;蚯蚓、线虫等生物种群繁殖后,不回收,向下游延伸并处理桃花潭公园以下河道底泥,及橡胶坝库区内淤积污染物,进一步改善河道污染状况;同时,蚯蚓、线虫种群可为河道内鱼类提供丰富食物,加速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人工培养生物种群属河道内自然生物,适合河道自然过程,人工局部适度加大种群数量,可加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目前,已完成桃花潭东湖原位采样,实验室生物种群培养;对于桃花潭湖底的底泥处理已完成实验室小试、野外试验场中试,目前河道底泥原位试验场已正式开始实验。

打造都市型景观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桃花潭公园位于浐河下游浐灞生态区核心地带,北至浐灞大道,南至华清路,东临西安金融商务区,西临米家崖,总占地面积1516亩,其中水域面积约608亩,是“八水绕长安”工程浐河城市段综合整治提升的亮点工程,是西安市2014年六大民生公园之首。公园于2013年启动建设,2014年5月建成开放。

作为“八水绕长安”的重要生态景观工程,坚持按照5A景区建设标准,桃花潭公园以打造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为目标,公园以浐河河道为轴,建设东西岸两大景观带,形成“一轴两带”格局,通过建设景观人行桥及人形栈桥,形成连接东西两岸景观交通体系。景区塑造自然岛屿,恢复河道生态景观系统,新建33座亲水平台及小广场,营造燕子洲、白鹭洲、桃源湖、鲤鱼门、荷塘锦鲤、桃源堤、春屿芳菲、桃溪8个独具特色的景观节点,为游客及周边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浐河综合整治的亮点工程,公园以其独特的区域、生态、文化和水、崖、岛、绿为景观核心架构,营造具有现代感,时尚感的高标准自然文化景区,是展示浐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探索都市型景观河流综合整治的重要载体。

记者谢瑾

新闻推荐

西安城投号召系统职工向好司机看齐 学习刘云精神 提升服务本领

图为城投集团和公交总公司一行数人为刘云送去鲜花和慰问。(记者张奂雅文/图)本报讯700路驾驶员刘云坚守职业...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