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安对话世界 ——专访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

西安日报 2018-06-13 05:16 大字

■记者孙欢

6月17日至19日,以“长安与世界对话”为主题,“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西安隆重举行,届时,来自世界的目光,将同时聚焦这座世界级古都,感受她在新时代绽放出的熠熠光辉。陕西师范大学是此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认为,西安举行此次大型国际性研讨会,正逢其时。

集萃学界力量

发现当代大西安

的崭新魅力

悠悠驼铃承载千年目光,穿越历史风烟。长安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古都,千百年过去,开放、包容、自信的盛唐气象在这里一直被世人称道。如今,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迎来了繁荣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

何志龙教授告诉记者,此次会议上,众多相关领域学者将汇聚古都西安,围绕由此衍生的多个议题展开探讨。届时,除了国内学界众多知名专家参与外,还将有四十余名国外学者应邀参会,参与到不同组别的议题讨论,“希望更多的学者,通过他们的目光,去聚焦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去发现这座城市的崭新魅力。”

何志龙教授表示,在西安举行“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陕西是高校大省,学术大省,这次研讨会将有利于促进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其二,陕师大是全国最重要的隋唐史研究基地之一,近几年陕师大的许多老师,尤其是隋唐史的老师,都给西安市政建设提过建议,或者参与到市政设计论证中,比如大明宫建设等。所以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会议,不仅促进陕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一流学科\’建设,也让相关领域的教师更加丰富自己的研究课题,也更好地对未来大西安建设贡献智慧。”

落地于城市命题

促进大西安文化建设

在学术视野之外,何志龙教授同时提出,“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要使命,还在于落地于城市命题,“在我看来,这次研讨会将非常有利于促进大西安建设,特别是文化西安建设。”

回望大唐长安,是着眼于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致力于文化交流,传播华夏文明;回望大唐长安,是弘扬丝路精神,传播盛唐文化,是团结世界华人,推动大西安文化复兴;回望大唐长安,更是培育城市精神和发展新动能,助推大西安追赶超越。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西安是盛唐文化遗存的见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当代人的责任。何志龙教授表示,这一年多来,大西安建设的步伐很快,“这座城市中的每个人,都看到了她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未来,西安的城市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会走出怎样的路径?相信从某种层面,这次研讨会也会为此提供‘智囊建议\’。”

他认为,西安最独特、最闻名于世的城市资源之一就是“文化”,“如今,很多研究学者仍习惯把这里称为‘长安\’,这正是因为唐朝文化中心就在西安,而这种影响力穿越了历史,映照了现实。希望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讨,让西安城市建设者和所有西安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安这座伟大的城市和她的历史文化,从历史当中去寻找城市的文化根脉,为当代大西安‘追赶超越\’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汇聚世界目光

汲取建设大西安

的时代精神

一眼千年,开放、包容、自信的盛唐气象一直为世人所称道,世界语境下,长安由此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必须回望的伟大丰碑。

何志龙教授认为,唐长安之所以伟大,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得长安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人才,包容各地不同文化,在吸纳各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长安文化。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如今国内外的前沿科技、文化艺术力量在西安汇聚。如何继续提高西安城市影响力,弘扬西安的历史文化,更好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完善“求实务实,开明开放,包容宽容,创业创优”的城市精神,彰显西安独特文化魅力与内涵,全力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很多业内学者、城市管理者都在期待,通过这次“唐都长安14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持续半年的“长相思忆长安”系列活动,在寻求答案的同时,汲取大唐长安的改革精神、开放包容精神和民本思想,把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入挖掘西安丰厚的文化内涵,以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新闻推荐

慢阻肺、肺癌咋治?明天下午听专家讲解 参加活动的读者统一乘车前往,还可免费拍胸片、查心电图与肺功

华商报讯(记者王蓓)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40岁以上人群高发且致死致残率很高。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