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从哪儿来 你会向父母要吗 毕业“说再见”成本不必太昂贵
抛掉了手中的学士帽,没承想“戴”上了高消费的帽子。客观来说,大学毕业确实是人生的重要时刻。这意味着,毕业生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老师和同学,走上社会,找到第一份工作,领取第一份薪水,实现经济独立,彻底摆脱父母的“经济控制”。
换言之,大学毕业季的确需要通过一些仪式进行纪念,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比如聚餐、拍毕业照、交换礼物等,增加一些开销也在情理之中。但当各项开支过高,加起来甚至超了万元时,这些钱从哪来?有些学生靠兼职积攒,但更多的学生向家长求助。这些钱你真的好意思问父母要吗?支撑这些消费的同时,作为学生又该警惕什么?
毕业季消费 钱从哪里来
虽然很难精准地计算出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季时花费了多少钱,但客观来说,毕业季开支并非一个小数字,往高的说,万元挡不住,往低的说,也要三四千元。那么学生们的钱从哪里来呢?
某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小江告诉记者,二手物品低价甩卖算是一个来钱的渠道。他所在的大学,很多学生就会在毕业季来临之前,开始在二手社区发帖,进行杂货大甩卖,电风扇、台灯、鞋架、自行车,甚至是二手电脑等等。其实这些二手物品卖不了多钱,多数时候,都是为了让自己离校时行囊能减轻一些。
“二手物品卖的钱,甚至都不够平时聚餐的消费。”小江说,除了学生们自发形成的跳蚤市场以外,闲鱼、贴吧、微信、QQ等各种线上平台成了毕业生卖二手物品的“新宠”。在网上发个照片和价格,随时可以交易,轻松又有效率,跟逛淘宝一样,所以学生们很倾向线上交易。
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毕业消费中,有支付能力的毕业生只占到了三成左右,他们大多通过实习或兼职途径赚取。不过,近乎一半的毕业生需要父母的支援。虽然记者只调查了30多位高校毕业生,他们的回答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超六成的受访者“毕业基金”来自父母“赞助”。
总体而言,毕业生毕业开销仍需要求助家长。这个钱真的好意思问父母要?“毕竟是大学最后一次了,放纵一下也无妨。”“人生就这么一次了,花点父母的钱,以后还就是了。”当问及是否对拿父母的钱进行消费时,一些毕业生这样回答。
毕业生高宇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班里有部分学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拿到了第一份工资。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现在还处于到处考试、找合适工作的阶段,因为没有薪酬,所以这些人的开销都是来自父母的。
家长大多都为孩子买单
多数毕业生的毕业开销是伸手向家里要。那么,家长们是什么意见呢?
有些父母对孩子毕业开销持“省着花”态度,也有父母劝孩子“尽量别花”。还有很多父母支持孩子“需要就花”。2017届西安外事学院毕业生刘磊告诉记者,现在的毕业生都是90后,班级中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总体来讲,父母亲都比较年轻,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找到好工作,所以在这个过渡阶段,即便他们的开支超出一些,父母也是能接受的。刘磊说,他的父母提前向他支付了3000元租房子的费用。
除了为孩子外出寻找就业机会提供资金保障,许多父母都同意孩子在毕业前请老师和同学吃顿饭,为学校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不过也有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毕业消费很无奈,孩子的高消费无形中给家长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今年47岁的程浩是一位毕业生的父亲,他告诉记者,“我们大学毕业的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多少钱,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看重档次。那时同学们也一起聚会,但都非常节俭,跟现在确实不一样,绝对不可能这么铺张浪费!”
他回忆说,当时大家都从家里带一点吃的,到郊外一起野餐,虽然吃得不多也不算好,但却非常温馨。现在孩子毕业,出去聚会娱乐开销挺大。另一位毕业生家长胡先生告诉记者,从6月下旬开始,孩子已经多次和同学聚会消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花费了近2000元。
千万别向校园贷伸手
如果你已经济独立,毕业时的开销多一些,也算OK。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但还没有到独立的程度,也还好,但向父母要钱要适度。如果你一分钱没赚,还想要潇洒一回,请慎重,千万别把“求助”的手伸向“校园贷”。
去年3月,王女士接到多个催债电话,称儿子在外借贷。当时王女士的儿子小飞正在西安某高校读大四,王女士简直不敢相信。直到儿子承认是在网上借款平台借了几千元,因为逾期未还加上利息等总欠款为3万元后,王女士才相信了。王女士悄悄地把这笔欠款还了,没有告诉任何人。
到了4月,又有催债电话来,这次儿子说还欠5万元,王女士又还了,但心里实在接受不了,气得在床上躺了三天没吃没喝。5月,催债电话打到王女士丈夫那里,事情这才彻底暴露。
和儿子沟通后王女士才得知,最早的借款发生于2016年11月,因为儿子觉得请同学吃饭唱歌很有面子,就在网上借款平台借钱消费,借了8000元,后来又陆续借,总共借了2万元。
小飞的事情并非个例,央视“新闻1+1”栏目也曾报道过,湖北恩施女生小周(化名)在武汉上学,因为购物时消费能力不足,找到某“校园贷”平台,接受了“裸条”式的高息贷款,每星期需要还200多元利息,但小周一个月的生活费才1000元,于是在借款方的介绍下,小周又找到别的借贷平台,借钱还债。“最终5000元左右的借款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滚到了26万余元。”
网络借款平台的贷款很好申请,只需提供学籍档案、身份证原件、手机通讯录即可。不得不说,简单便捷的操作,让很多大学生在经济实力欠缺,又不好意思向家长开口或已经将生活费花光时,就只好通过校园贷来解决难题。
西安市未央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别总以为,自己只是借了一两千元或者两三千元,其实对于校园借贷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其实很多大学生并不清楚。在他们所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就有大学生因几千元贷款陷入“贷款泥潭”的。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因为担心家人知道,或者怕老师同学知道,都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刚开始在借款平台到处借钱,后来发展为向借贷公司借钱。
毕业“说再见”其实成本无须太昂贵
虽然毕业季各种活动以及开销不可避免,但对于普遍缺乏经济收入能力的毕业生而言,仍需要量入为出,做好支出规划。著名社会学者、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认为,广大毕业生更要适当调整心态,不要过分沉浸在与同学告别的情绪里,应把更多精力花在对未来人生的认真规划上。
庆祝毕业的方式,其实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理应体现开放、平等、包容和共生的精神,如果剥离了校园文化的这种精神底色,把毕业庆祝置换成一种消费行为,无异于以社会的方式和标准冲淡校园文化,如此纪念毕业,失去的可能恰恰是内心孜孜以求的仪式感。
怎样庆祝毕业,也有个教育和引导的问题。既然毕业庆祝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那肯定还是采用校园的和文化的方式更好一些。眼下以酒店集体聚餐、组织花费较大的毕业旅行、拍豪华毕业照以及换电脑换手机等庆祝方式,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消费能力,对于毕业庆祝来说并非必不可少。
对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来说,花几千元,就是再多花点也不算多大的问题,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几千元花费就是个不小的数目,很可能会带来心理上的压迫感,他们不但从中体会不到更多美好,反而可能留下尴尬记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最起码,为人之子,对父母也该有一颗感恩之心,没有理由恣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任何脱离实际的消费都属于不理性消费,不该成为一种风气或者说是时尚,特别是高消费,更应该彻底杜绝。本无经济来源的学生,应该多体谅父母的辛苦,勤俭节约,把精力多用在学习、求职、工作上。毕业选择更有意义的方式告别校园,做到节俭消费,校园生活留下的才是真正美好的回忆。
本报记者谢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向红实习生杨琳)6月8日上午,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广场上鼓乐齐鸣,舞狮、唢呐、杖头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