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老人10余万字记录民国以来草滩变化
□ 付启梦
近日“草滩文创小镇”签约消息公布,76岁的草滩人陈群劳很激动。他耗时3年写成的《草滩往事》,就是希望渭水边曾繁荣的码头——草滩港被人记起。
陈群劳自称陈老汉,原草滩二村村民。5月16日,在租住的城北显庆路的小屋里,他手捧仅印刷了一册的《草滩往事》说:“复兴草滩古镇是件好事,尤其是重建草滩码头。历史上,草滩一直是渭河下游最重要的港口和货物集散地之一。只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渭河下游渐渐成为淤泥地。现在连草滩的年轻人都不太知道草滩港这种叫法。”
陈老汉将著作翻到《记忆草滩》这一章,念道:“渭北的煤、山西的盐,各种日杂用品及土特产都要从渭河水运经草滩码头卸货,再转运到西北各地。”“草滩港还曾因山西运城的盐商汇集叫作盐码头,也叫下码头,还有专门下煤炭和生铁的上码头,尤其是清代,街道宽阔、商贾云集……”“尤其是2011年,开发商在草滩古镇多村征地。名字里都带着草滩港印迹的‘铃铃店\’‘木厂村\’等地再无迹可寻。”陈老汉说。
此外,《草滩往事》单列一章,简述草滩古镇行政区划变迁。之后主要记载民国以来草滩的历史,分为草滩镇名人轶事等篇章,并按年代顺序搜集记录了草滩镇人民衣食住行等,全书10余万字。
“2013年,应邀编完草二村村史后,我开始动手,因不会用电脑,我都是先手写,由女儿帮我录入。”陈老汉说,“我1964年高中毕业,后来还当过村干部。随着年纪增长,生活区域发生巨变,我越来越觉得需要用笔记录下来。书里大部分内容是我自己走访、考证写的,少部分内容是引用别人著作里的原文。”
据了解,陈老汉打算拿出1万元自费印书,“送给有兴趣的朋友,希望多多指正。”
新闻推荐
新闻背景——这段时间,各大中城市的“抢人大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住房补贴、生活补贴、放宽落户、购房资格……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