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照亮三秦大地 ——在陕科技工作者群体巡礼
本报记者 张梅
他们坚持梦想,大胆创新;他们求真务实,追求真理;他们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他们艰苦奋斗,用知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他们以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成为新时代的新脊梁。
他们是科技工作者。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个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让我们向创新致敬、向梦想致敬、向全省160万科技工作者致敬!
赤子之心 为国奉献
60多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在陕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扎根创业。
他们当中诞生了一批为我国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和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的唐照千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蒋大宗教授、我国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屈梁生院士、热能动力工程学家陈学俊院士、著名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摩擦学专家谢友柏院士、推动与促进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的陶文铨院士……
一代接着一代干,科技工作者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赤子之心始终在传承。
上世纪90年代初,微机电系统和纳米技术成为世界高新科技竞争的焦点。当时,在西安交通大学任教的蒋庄德以学校提供的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购买了一批二手设备,自己动手在实验室搭了一个简易暗室。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从零开始,边学边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终于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每个人都会有双鬓斑白的时候,但是如果把知识传下去,把为祖国奉献的精神传下去,我们就永远年轻。”说起奋斗奉献的科学家精神,蒋庄德院士如是说。
李学龙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2009年,33岁的他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回国。彼时,他已是国际光学影像分析与学习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学者之一。
在一次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有网友问他为何选择回国。李学龙回答说:“回国如回家,不需要理由。”
在回国后的短短两年内,李学龙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四项国家“973”项目的支持,并获得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2项“863”项目以及一些国防项目的支持。2011年,35岁的李学龙当选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在这个近乎象征着终身成就的群体中,他是年轻者之一。
曾有朋友问他,回国后悔吗?李学龙告诉他们:“回国的时间越长,越后悔没能够更快更早地学成回国,为祖国添砖加瓦。”
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李学龙这样的杰出科技工作者,选择来陕创业。
敢为人先 矢志拼搏
“大飞机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是航空工业追求了几十年的目标,再难也要做!我们有信心履行好国家赋予的使命,让它在国际舞台起飞!”正是靠着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运20型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带领团队,缔造了运20的研制奇迹,使中国成功跻身“大飞机俱乐部”,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国家之一。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正是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我国航天事业才有了蓬勃发展。在发展的历程中,无数在陕科研工作者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创新之火因梦想而燎原。
“一个人有梦想是一种幸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的梦想是:“把3D打印搬到太空去”。“我只要发射一些粉末材料或者素材到太空,就可以在太空打印出高速列车或者大飞机,然后让它们缓慢降落地面,供地球上的人们使用。这就大大节省了在地球上制造这些东西所需要的能量和空间。”
1993年,年近半百的卢秉恒,把自己的下半辈子跟3D打印牢牢捆绑在一起。怀揣着梦想,他带领团队在简陋的实验室开始了对这一完全陌生领域的探索。
面对国外技术壁垒和国内资金缺乏等困难,他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开发出国际首创的紫外光快速成型机以及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光、电一体化快速制造设备和专用材料,形成了一套国内领先的产品快速开发系统,把快速成型机的国产率从零提升到了80%以上,极大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步。他也成为我国该领域首位院士。
“我觉得上太空进行3D打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愿意为了这个梦想,带领年轻人一起去奋斗。”如今,虽已年届古稀,这位科学家仍然奋斗在科研一线。
心有大我 人民至上
科技不仅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的终极力量。科技创新极大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在脱贫攻坚、卫生健康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说着农民听得懂的方言,穿着农民常见的衣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丙智教授被成百上千的农民视为朋友。这位“农民教授”长期在贫困地区指导果农生产种植。从事苹果栽培管理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30多年以来,他走遍了我国苹果主产区7省120余县,平均每年都有超过250天的时间在农村度过。
2017年5月退休以来,他干脆长期在贫困县千阳驻点,以试验站为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社会给我的荣誉越多,我越感到责任重大,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让更多农民依靠新技术致富是他最大的梦想。他一直为此奔波。
肿瘤的治疗与研究,是人类医学事业最大的挑战之一。
西安交大一附院吕毅教授团队经过30多年攻关,创建了一系列有效提高肝癌手术疗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体系,共救治中晚期肝癌患者8632例次,使中晚期肝癌治疗效果大幅度提升,1、3、5年生存率由55%、23%、11%提高到82%、57%、38%,患者住院费用平均降低约20%。
“把肝癌变成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小,甚至是常见的肿瘤,变成慢性病,需要大量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带着这样的梦想,吕毅团队继续在科研一线奋斗。
新闻推荐
报道结果:还路于民群众开心人行道是城市基础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文明指数的重要体现。然而,多名市民向...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