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助力航天五院西安分院—— 保障“鹊桥”数据传送和重要功能实现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到西安分院检查嫦娥四号中继卫星研制情况。
(通讯员 苏宏伟 摄)
■首席记者 杨斌鹄
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地面测控站与未来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之间,搭建一座数据信号的桥梁,为嫦娥四号提供卫星“中继服务”,是名副其实的“嫦娥先行官”。
位于西安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简称西安分院)为“鹊桥”研制了测控分系统、中继通信分系统及天线分系统,部件级产品国产化率100%,完全实现自主可控,可以有效保障“鹊桥”从升空那一刻起到在轨运行全阶段各类重要数据信号的传送和重要功能的实现。
怎么保证星际长途不失联
“鹊桥”要架设在距地球约45.5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这么远的距离,如何保障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顺利实现星际穿越、时刻与地面保持联系,这就得靠西安分院研制的测控分系统了。
从“鹊桥”坐在火箭上点火升空那一刻开始,测控分系统就立即开机工作。嫦娥四号中继卫星由于飞行距离远,测控难度加大,这是因为通信信号将随着飞行器长途奔袭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同时,嫦娥四号中继卫星的飞行轨道复杂,要经历多次的变轨和调整才能飞达终点,传统的测控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完全需求了。为此,西安分院的设计师们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性设计手段,满足了复杂多变的入轨过程需要,在不同的入轨阶段设计了相应的工作模式,保障地面对“鹊桥”的可控。
测控分系统提供的多个安全备份遥测遥控指令就好比让嫦娥四号中继卫星这个人类的“孩子”带了好几部手机,“地球母亲”同时给这几部手机打电话,发出相同的遥测指令,避免了因为距离远或其他太空因素造成的信号中断、信息传送不准确等问题。
除了多带几部“手机”,测控分系统中的S频段数字化深空应答机更是对嫦娥四号中继卫星进行测控的有效保障。S频段数字应答机是我国首台数字化深空应答机,具有对错误数据自我修正的功能,保证了地面对卫星测控的准确性。数字化应答机凭借着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强的信号捕获能力,为模拟深空应答机提供坚强后盾支持,为整星测控的可控性提供了保障。
“鹊桥”上的大天线
嫦娥四号中继卫星是一颗重量400多公斤的“小”卫星。可是在这颗“小”卫星上却有个“大”家伙——大口径伞状天线。
为了实现和保障“鹊桥”中继功能的顺利实现,研制人员给它配备了多副天线。其中,大口径伞状天线是最关键的一副,它直接指向月球,与嫦娥四号探测器对接,不仅要将地面的测控指令说给探测器听,还要听清楚探测器给中继星说了些啥。伞天线,顾名思义,像一把伞一样,在中继星与火箭分离一段时间后,这把“伞”就打开了,这把“伞”在太空中需要经历严酷的考验。
据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嫦娥项目指挥陈岚介绍,伞天线研制较难,国际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实现伞天线的研制。此次嫦娥四号中继卫星身上带的这把“伞”是国际上第一次将大口径伞状天线成功应用于深空探测的成功案例。
西安分院主管科研生产任务的和新阳副院长表示,“鹊桥”的成功搭建,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向深空发射中继卫星的国家。未来,“鹊桥”还可能为我国及其他国家深空探测提供服务,有了这座“桥”至少可以节省45.5万公里的太空通信距离。我们的深空探测也将进入新时代。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张静通讯员李雅楠)5月19日,由西安市商务局、西安市旅游局、碑林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长安龙脉魅力南门”美...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