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4000年石峁遗址口弦琴亮相西安
口弦琴演奏自然艺术家陈志鹏介绍了口弦琴演奏方式并现场进行了演奏。记者李鹏摄 本报讯(记者 李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诗经《小雅·鹿鸣》提到“簧”,指的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口弦琴。5月21日,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等联合举办的“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口弦琴首展开幕式”上,距今约4000年的骨制口弦琴亮相。
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均出土于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内,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弃置而来,经过2016至2017连续两年的发掘,石峁考古队在皇城台发现了数量巨大、品类丰富的各类遗物,包括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在数以万计的各类骨器中,甄别出一批重要乐器——口弦琴,它们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约8—9厘米、宽逾1厘米,厚仅1—2毫米,由琴鞘和簧片两部分组成。初步统计,此次发现的骨制口弦琴达20余件,与其共存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领队孙周勇介绍,中国早期乐器最为重要的发现当属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至9000年的骨笛,为早期管乐器。最新的测年数据显示,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是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弦乐器,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新闻推荐
二十所老年大学摄影协会创作班到浐灞拍摄导航艺术团到永兴坊文艺演出学员到永兴坊参加端午节粽子比赛摄影班作品展览评选...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