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心理抚养家长才是最好的导师

西安晚报 2018-05-07 06:04 大字

本期指导专家 张婕西安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东方IC供图)

人类从出生到成熟统称为儿童期,这一时期是人类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大,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儿童的心理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发展过程,是接受教育最有效的时期,因而受到社会及家庭的极大关注。

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

西安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张婕表示,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首先是情绪表现,孩子会出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想轻生等情绪。

其次是行为表现,他们会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甚至还会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最后是生理表现,孩子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等症状,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

“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感到愉悦,可以很快适应各种环境,并与他人正常交往,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科学、理性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张婕主任指出,孩子心理健康,对他今后的生活、工作、婚姻等都非常有益。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心理不健康,家长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适时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张婕主任提醒,3—6岁的儿童处于学龄初期,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6—12岁的孩子处于学龄期,他们面对着勤奋与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反之,就会产生自卑。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孩子还处于学龄阶段,就开始注重儿童心理,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与幸福感。

言传身教培养健全人格

家长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家长要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真诚地关心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他们一起说话、交流,多互动。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看看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和爱好。

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学校老师经常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疏导。对孩子最大的爱,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张婕主任强调,别因年龄小而轻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少家长把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当成孩子一时的情绪化行为或偶然现象,或是以“孩子还小”作为安慰。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希望孩子有着健强体魄的同时,又能拥有美丽健康的心灵。这就需要父母们学习一些儿童教育及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记者张璐

新闻推荐

现身《朗读者》 贾平凹谈初心 节目线下朗读亭 也已“漂”至西安

贾平凹朗读新作《山本》央视供图贾平凹与董卿在第二季《朗读者》录制现场央视供图5日晚,曾创造现象级热议话题的央视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开启第二季播出序幕。打头阵的首批节目嘉宾...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