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裴瑞的双城生活

咸阳日报 2018-04-25 01:13 大字

本报记者 薛璐

“单程38.8公里”“1小时10分钟”,这两个数字对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视光门诊的裴瑞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因为从2010年开始,她每天清晨都要花费1小时10分钟左右的时间,从西安出发开车赶到距家38.8公里远的市一院,开启紧张而繁忙的双城生活。

人常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而裴瑞正是这第三种人,她是第四军医大学的眼科博士,工作中,她就像个女汉子一样,忙碌却不矫情。

上午6时15分起床,收拾完毕并把孩子安顿给父母后,6时50分,裴瑞准时出门。“不吃早餐,怕吃了之后犯困。”裴瑞说,8年来,雷打不动,她每天都是这样过来的。

8时整,准时到医院,停好车,裴瑞立刻直奔视光门诊。视光门诊负责市一院眼科医院所有病人的验光、配镜、屈光矫治以及屈光不振的激光手术矫治等等。而身为主任的裴瑞主要负责上门诊和做手术。

当天上午共有7台手术要做,裴瑞开始翻看这7个人的病历,做术前最后的把关。这期间,不断有门诊病人前来找裴瑞,有咨询的,有复查的,有看病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眼干或者不舒服?”“目前来看,娃的弱视已经好转很多了”一个病人接一个病人来,裴瑞一一耐心接诊完再送走。“你的药用完了为什么不问医生就私自停药?”遇到不遵医嘱自行停药导致眼疾加重的病人,裴瑞在说话时,语气中总会透出一丝严肃和认真。

不知不觉已到了9时30分,裴瑞出了门诊,前往手术室。她说:“7台飞秒激光手术,只要病人配合不紧张,每台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吧。”随后,她脱掉白大褂,换上手术服,戴好帽子和口罩,换完绿拖鞋再换蓝拖鞋,洗手,进入手术室。确认所有无误后,戴上手套,手术开始。

每台手术前,裴瑞都要和声细语地给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说一句话:“待会千万别动,有不舒服了就告诉我”。手术过程中,遇到特别紧张的病人,她会鼓励性地反复说着,“放轻松,别紧张”之类的话语。而在此期间,裴瑞除了起身换过6次一次性橡胶手套之外,始终在进行着手术,没有一刻休息。一个多小时后,除了一个小孩因为过于紧张而中断了手术,其他6台手术都成功做完。裴瑞决定,这个小孩的手术放在下午再做,先让小孩调整好状态。

11时整,裴瑞走出手术室,换上白大褂和鞋,又立刻奔向门诊。就这样,只有叫下一个病人的时候,她才有时间喝一口水。

门诊病人接诊完时已经是中午的12时30分了,此时,走出门诊的裴瑞准备到医院食堂去吃个午饭。好在来得不是特别晚,虽然食堂的米饭和菜已经卖光,但面还有,于是裴瑞草草吃了碗面,就回办公室休息了。

下午2时许,裴瑞上班后第一时间到手术室做了那台上午未完成的手术,然后继续回到门诊接诊。虽然6点就可以下班,但是裴瑞说,这个点走正是堵车的时候,所以她要等到7点再走。就这样忙碌了一天,直到8点多的时候,裴瑞才终于回到西安,这时的裴瑞声音已经有点沙哑。

聊起她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她说,自己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都是父母在带,孩子的手工作业需要家长帮忙完成,但她实在没有精力,以至于孩子在幼儿园连一个小红花都没有得过。说到这儿,她惭愧地笑了笑。

而这只是裴瑞“双城记”中普通的一天。

新闻推荐

媒体调查:电动自行车充电事故频发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生产者:有的电动车不符合标准,包括电池、车身重量、速度等使用者:私自非法改装,将电动车停在封闭区域长时间过度充电监管者:现行标准无法达到用户要求,对改装的监管无法规支持支招严查生产和销售环...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