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内陆新动能开拓国际大通道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开放新引擎
阳光讯(记者 赳夫 张洋 文/图)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三大片区之一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规划面积26.4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国际陆港、商贸物流区和新金融产业示范区。挂牌一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按照“开放引擎、创新高地、国际陆港、投资洼地”的总体定位,扎实推进贸易、投资、金融和服务四个便利化,着力彰显陕西自贸区人文交流特色,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各类企业加速聚集,自贸区红利不断释放。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2月底,自贸区新增企业1661户,同比增长56%,新增注册资本349亿元,同比增长155%。
做实贸易便利化 开放大通道
为了将自贸试验区这块“试验田”耕耘好,创新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模式,制订了“广泛对接市场,一企一线运营”的方案,委托陆港多式联运等公司合作运营。今年截至2月底已开行91列,运送货物总重约10.66万吨,基本实现每天2~3列的常态化运行。
推进贸易合作与监管服务创新,积极申报国检试验区,启动了区域口岸合作,与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自由区(DMCC)达成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创新海关监管模式等17个创新试点,总结梳理自贸区创新案例,形成了大包过机、舱单合并、设立海外仓等15个创新案例,其中自贸政务服务驿站入选省级优秀创新案例。
强化西安港口岸功能,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获批,粮食进境指定口岸、肉类口岸运行良好。基本形成了适合内陆地区的港口口岸体系。
推进金融便利化 政策叠加红利
去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西安金融产业博览会上,国际港务区新金融产业三大配套服务机构,陕西自贸区仲裁院、陕西自贸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金斗云”新金融产业双创空间揭牌,进一步释放内陆港产业优势和自贸区政策优势带来的红利。
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业务,协调推动陆港集团以境外发债方式进行跨境融资,成为陕西自贸区内企业成功发行的首支外汇债券,在香港市场成功发行3年期、2亿美元的境外债券。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的建设,是做大大宗商品线上交易的最佳佐证,铜、铝等大宗商品线上交易日趋活跃。去年线上交易额达730亿元,客户数570家;去年园区电商企业线上交易额达1000亿元,提前实现“2018年打造千亿级电商产业聚集区”的发展目标。
提升服务便利化 一流营商环境
在自贸区建设中,国际港务区不断深化“行政效能革命”,全力当好“五星级店小二”,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推行并联审批、多证联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营造一流的投资服务环境。积极探索推行“一口受理、多证联办”,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搭建了政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自贸服务驿站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首个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借助“互联网+”手段,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服务。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4月8日电(记者齐中熙)4月8日下午3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飞机104架试飞飞机在远赴冰岛41天、累计往返2万多公里航程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这意味着ARJ21-700飞机冰岛大侧风试飞...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