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 扶助最后一位 关学大儒的豪士
李满星
近代,在西安有一豪士李寅,可谓文传两代泽当世。他和青年刘古愚订交,后不仅在生活上接济这位出身寒微、生活十分贫困的同学,还让他读遍家里的藏书,且悉心讲授。刘古愚得以“初窥学术门径”,最终成为关学最后一位大儒。
相识相交心心相惜
李寅,字敬恒,清道光18年出生于西安渭河北庇礼村的一个书香世家,其家族农商兼营。位于西安西大街的“德懋恭”,原为同治年间李家创设的德懋恭食品厂,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曾被慈禧太后钦点为贡品,至今仍畅销于海内外。
李寅为其母晚年所生,家人对其疼爱有加,注重自由发展他的天性和爱好。自少年时代起,李寅就喜兵法,火枪、弓箭都很娴熟。他曾经与一个军官比武,发六箭中其五,引得周围一片喝彩。年稍长,便不屑为章句记诵之学,与当时皓首穷经、热心科第的腐儒迥然相异。李寅“博学任侠,有经世才”,且性情豪放,颇有艺术才情,以李太白自命。
在关中书院求学时,李寅和贫寒的同乡刘古愚同学。对学业优异的刘古愚,李寅很是赞赏。二人品行相投,都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常漫步于城墙下,彻夜长谈。二人越来越投机,互相激赏,于是“订昆弟交”,至死不渝。对年长自己3岁的李寅,刘古愚则“事以兄礼”“经世为己任,以气节互砥砺”。李寅经常盛邀刘古愚等朋友到他家中聚会畅谈,酒酣耳热之际,指点江山,纵论时世,不觉颓然大醉,长歌当哭。
李寅的母亲是个孟母式的女性,对于儿子所交往的朋友,她必暗中审查,如品行不端则拒不接待,且命儿子与之断交。对刘古愚,李母则另眼相待。每逢他们醉时,李母便亲做羹汤,悉心照料;酒醒之后,又训诫开导。家庭贫寒、幼年就失去母亲的刘古愚,受好友的影响,自卑内向的性情开始改变,逐渐开朗起来,并向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那种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的人生。
接济好友助其成才
1870年,28岁的刘古愚,因家贫不得不从关中书院肄业,先在三原一村庄设馆从事家塾教学。李寅则百般劝说,请好友刘古愚回到咸阳原上(刘古愚是咸阳人)。次年,刘古愚在李寅家设馆,教李寅刚满10岁的儿子李岳瑞读书。李寅之所以聘刘古愚为家馆教师,固然是因为二人志趣相投,为学宗旨一致。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想在生活上接济朋友。刘古愚在书院读书时,书院所发奖银及补贴他全部用来养家,自己则靠煮陈旧的仓米勉强度日。虽然结交了家道殷实的李寅为挚友,但他坚其操守,抱着”交贵者不托事,交富者不借钱”的宗旨,不肯接受周济,更不用说借钱了。李寅深知挚友刘古愚的性格,于是想出了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母及李寅对刘古愚格外关照,每食必有酒肉,二人得以朝夕相处。诗酒酬唱,指点江山,思济黎庶。尚义任侠的李寅,取出家藏的《王文成公阳明全集》让刘学习。遇有疑难,年长于刘的李寅便悉心讲授,剖析精微,娓娓不倦。后来,李寅又让刘古愚读遍他家里的藏书。这对幼年便历经离乱、无力购书而诚心向学的刘古愚来说,不啻打开了一座宝库。此时,刘古愚开始“服膺阳明之学”,而李寅在学业上、物质上对刘古愚的帮助和影响甚大。后来刘古愚回忆说,这时才初窥学术门径。
李寅后考上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兴趣广泛,不仅对天文、兵法均有研究,且文学造诣颇深,喜作诗填词,有才子之誉。在任翰林院编修时,李寅狂放不羁,常常忧国忧民。喜则长歌,悲则痛哭,不掩其真性情。1876年,李寅感国是日非,便辞去翰林院编修,和赴京会试落榜的刘古愚一起回归故土。
他们归家的次年,关中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饥荒,李寅、刘古愚辅佐赈灾事务。他们开仓放粮,设立粥场,数十万饥民终于度过了灾荒。然而,不久瘟疫流行,他们因过度劳累而先后倒下。李寅患沉疴一病不起,于1878年去世,年仅39岁。大病初愈的刘古愚,为不幸英年早逝的李寅撰写了墓志铭。
刘古愚后来主讲于三原味经书院(后与宏道学堂合并),注重经世致用的实学,不仅培养了一大批数学、水利、机械等方面的人才,还给地处内陆的陕西带来了思想的曙光,“一代关中才俊,什九列门下”,刘古愚被尊称为关学的最后一位大儒。他虽没有直接参与变法活动,但“公车上书”签字的1300人中,陕西就有57人,而其中大部分是刘古愚的学生,“南康北刘”中的刘即指刘古愚,他被视为戊戌变法领袖。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中,梁启超对陕西近代学人、学风的描述如下:“清季乃有刘古愚以宋明理学自律,治经通大义、明天算,以当时所谓新学者倡于其乡,其门人同县李孟符(岳瑞)以之比习斋。关学稍稍复苏矣。”
豪士之德泽被后世
李寅子孙,皆受刘古愚教育,成就大业。
李寅之子李岳瑞,被刘古愚视同子侄,一直带在身边就读,长达10年之久,李岳瑞成为刘古愚最器重的门生。光绪九年,李岳瑞中进士,以灼灼才华和非凡见识,受到光绪皇帝的重用——先授翰林院编修,随之改任工部员外郎,后又任总理衙门章京。他挑头组织呼吁变法的关西学会,后扩大而为变法维新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其时,在京入会者186人,其中陕籍人士就达34人,且多为李岳瑞发动的、恩师刘古愚的同门弟子,所占比例之高,令南北诸省人惊诧。李岳瑞,不仅积极传递变法志士关于革新之条陈,还上奏光绪帝请求废除三跪九拜等繁缛礼仪;裁汰各官僚机构中的冗员;撤除或合并翰林院、詹事府等闲散衙门,精简中枢重叠的办事机构;提倡和西方文明接轨,穿西服,以取代长袍马褂。他还常把朝廷的重要情况转告给维新派人士以及国闻报馆,通过报纸宣传变法维新主张。1897年10月,维新派志士黄遵宪、汪康年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李岳瑞则主动承担了《时务报》在北京的募捐收款和发行工作。当时,李岳瑞将每期《时务报》给恩师刘古愚寄100份,以扩大其在陕西和西北的影响。李岳瑞还与梁启超等合著《中国六大政治家》,开启民智。并将康、梁介绍给恩师刘古愚,沟通他们之间的联络。
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幽禁后,李岳瑞向宋伯鲁等维新人士密报消息,让维新志士从京师逃走,他本人则和宋伯鲁躲入意大利驻华使馆避难。后来,他到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并协助于右任筹办《民呼日报》《神州日报》《民立报》。辛亥革命以后,李岳瑞受北京政府的约请,赴京担任清史馆编修,撰写了不少列传、记事。后回到西安。1927年去世,享年65岁。
李寅孙、李岳瑞儿李浩然,民国时期《新闻报》的主笔,曾和陕西近代三杰于右任、李仪祉、张季鸾齐名上海。李浩然,字伯虞,幼年时与张季鸾同学,受教于刘古愚,13岁中秀才,1905年和张季鸾同时被公派到日本留学,1910年与张季鸾一起归国,在上海协助于右任办《民立报》,李张两挚友由此步入新闻界。1911年5月,李浩然受聘入《新闻报》,始任日文编辑,后任《新闻报》主笔,每日写短评、社论,将当时的世界及国内大事告知民众,以至民国报界有“北张南李”(北张,指《大公报》主笔张季鸾)之说。1941年年底,上海租界沦陷,李浩然毅然去职。其主持《新闻报》笔政长达近30年,受到张季鸾的称赞,张曾不止一次地说:“伯虞先生(指李浩然)的道德、文章,是了不起的,是我生平的畏友。”1923年,《新闻报》创刊30周年时,曾担任该报特约记者的张季鸾撰文推崇《新闻报》为“东方之泰晤士”, 他还称赞同学李浩然,“积尺寸之功,以成山岳之大。”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浩然再次回到《新闻报》,后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于右任书写挽联:“文享两代传当世,祸患弥天哭故人!”
新闻推荐
做“雁归经济”的领头雁 ——访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董事长魏长青
■文/图记者姜泓“我们双创基地今天迎来两件大事:一是‘西安一八九六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二是为响应‘百万校友回西安\’成立的西安交大校友全球创新协同中心落户高新区。”4月7日上午,记...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