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美家又美户 垃圾分类“家校社”联动效果好

西安日报 2018-04-05 05:12 大字

学生们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记者 樊华 文/图

“如果梓晗有用完的作业本、废旧文具等,通常我们都不扔。”家住西安航天城小区的梓晗妈妈说,她会帮梓晗把这些都收拾好,然后让孩子拿到学校去扔……梓晗为什么要将垃圾带到学校呢?原来,自2017年起,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率先试点“垃圾分类进校园”,将所有垃圾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四类进行收集处理。

孩子们把废旧纸张文具

背回校园分类处理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航天基地的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功能齐全的四色垃圾桶、精心设计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无一不彰显着垃圾分类教育在这里已落实到了细微之处。学校开设的“垃圾分类”课上,老师们用丰富的图片、真实的数据、有趣的视频等,为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危害等,既生动又有趣。

“校园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不仅是‘从娃娃抓起\’。”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张军红介绍说,目前各个小区垃圾处理方式,通常是人们把垃圾倒入小区垃圾桶,不同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根本就谈不上分类。为避免挫伤学生和家长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学校鼓励孩子们把废旧纸张、文具等学生最易产生的垃圾带到学校,进行可回收处理。

张校长说,无论是开设垃圾分类课程,还是鼓励孩子们将垃圾带回学校处理,学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的目的是希望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家庭、每个社区的垃圾处理习惯,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征集家长志愿者进校园

指导垃圾分类为班级打分

“垃圾分类不用愁,认清四色不乱丢,红害绿厨蓝回收,其他旧物陈里头……”这是远航妈妈教给孩子的“垃圾分类童谣”,作为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她深知向成年人灌输环保理念的困难,所以在得知学校培养孩子们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的理念后,她积极主动配合,不但教自己的孩子唱环保儿歌,争当航天基地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的志愿者,还和其他50名志愿者轮流,定期进校园记录、指导每个班级的垃圾分类。

“日本的环保教育深入学校,而且分类很细,一个瓶子都要分成盖子、瓶身和包装纸三类。”远航妈妈说,为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她每次去学校不仅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会和其他家长一起,给孩子们演示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比如,用一次性纸杯做个笔筒,用饮料瓶做花瓶,用费纸张做书签等。通过对每个班级的垃圾分类情况打分,鼓励并引导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

“此前,我对垃圾分类一无所知。”航天城第一小学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坦言,他是从女儿上学期开始把环保作业带回家,才开始跟着做垃圾分类。为此,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小区的其他居民一起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学校带着孩子们在做垃圾分类,我们大人更应该身体力行。”这位家长说,只有人人动手,垃圾分类才能做得更好。

据张校长介绍,以学校为中心,通过“小手拉大手”,目前垃圾分类的理念已辐射至学校周边航天城、富力城、英郡年华等等多个小区。由此,如果能影响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生活习惯,学校倡导的垃圾分类的意义就基本实现了。

鼓励更多居民参与

航天基地将建“绿色账户”

学校联动着家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只是整个城市的垃圾回收处理链条的起点。大部分社区的垃圾分类推广不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能与垃圾处理的后续环节有效衔接。一些小区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大家好不容易学会把干湿垃圾分开丢弃,但回收车一来,两类垃圾又被混在一起……

对此,航天基地社会事业局市政环卫部部长史洋介绍说,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是关系社会发展的大事。“在航天城第一小学积极播种垃圾分类‘种子\’的同时,2018年内航天基地将完成垃圾分类的外包工作,确保从学校、家庭、各个小区产生并已经完成分类的垃圾,能顺利走上各自该走的处理线路。”史洋说,为吸引鼓励更多居民参与,他们将探索建立社区居民“绿色账户”或“环保档案”,对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在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后,可兑换相应的积分奖励。

据悉,清明节过后,航天城第一小学的50名家长志愿者将作为指导员走进小区为更多的家庭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新闻推荐

西安市殡仪馆举行清明公祭活动

  本报讯(记者赵明)4月3日上午,西安市殡仪馆举行2018年清明节公祭典礼暨公众开放日。  今年清明节期间,西安市殡仪馆全面推广社区公祭、电视公祭、网上祭扫、家庭追思会...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