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才争夺战”再掀高潮:一线城市加入“战局”
国内各大城市对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争夺正硝烟弥漫。
西安近日组织40多家重点单位进京引才,推出“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的新举措,单日落户最高人数达到8050人,一时风头无两。
不仅仅是西安,南京、武汉、成都、郑州等地不甘示弱,放宽大学生落户限制甚至接近“零门槛”,发放就业、创业补贴,给予项目资助,租房、购房打折……各个城市迫不及待地将绣球抛向“人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加入“战局”,近日纷纷出台政策瞄准高端人才引进。
西安刮起“落户”风暴
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去西安走亲戚,警察问:“你是西安人吗?” 答:“不是,我来走亲戚的。” 警察:“带回派出所,符合亲友投靠落户条件。”去西安火车站转车,警察问:“你什么学历?” “本科。”“带回派出所,办学历落户,火车票钱报销。”
虽显“夸张”,但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在“人才抢夺”上的急迫心态。回顾过去一年来西安推出的“揽才”政策,筹码在不停加大:
2017年3月1日起,西安号称出台了“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新政具体概括为“三放四降”,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2017年6月中旬,西安进一步放宽部分户籍准入条件,将本科以上学历落户年龄放宽至45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不设年龄限制;
2018年1月,西安公布户籍新政2.0版本,继续简化程序与所需材料成为重点。将学历落户、人才落户的审批权、制证权下放到第一线,所有个人落户申请均可在户籍窗口进行“一站式”办理,当场办结。2月新增随迁政策,未来可一人落户、直系亲属举家随迁;
3月22日,西安组织40多家重点单位进京引进西安本地急需的高端人才,22日当天,西安公安推出“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大西安”的新举措,这被称为“三放四降”后的第四次升级。
上述落户政策效果显著。据西安公安数据公布,截至3月25日凌晨,西安市3天共迁入落户人口15552人,单日落户最高人数达到8050人,创造记录。当地媒体报道称,2018年截至目前,西安迁入人口已达到21万,该数据几乎相当于2017年全年落户的总量。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陈诚(化名)27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最初知道西安落户条件放宽是学校食堂前所挂的宣传横幅:“落户大西安,派出所帮您!西安市xxx派出所宣”。“后来知道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可以落户西安。”该学生称,这可能会影响自己未来就业地点的选择,但不是决定因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尤吴晶同一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西安近一年来加大力度吸引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下就业、创业,已在该校做了多次落户政策宣讲,并有公安部门在双选会上直接“摆摊”受理落户事宜。据其介绍,shan省人社厅去年年底曾专门召集在陕各大高校商讨鼓励毕业生留西安就业、创业事宜。
“不仅针对应届毕业生,在校学生凭身份证、学生证也可以申请落户,办结时间很快。” 尤吴晶告诉澎湃新闻,这些便利政策对很多学生尤其是西北地区非西安籍学生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
复旦大学一名陕西籍研究生27日告诉澎湃新闻,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通过大学生落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对很多大学生来说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业的话,我应该会回西安工作。”
陈诚则认为,西北发展急需人才是事实,但能不能招到人才、能不能留住人才还得看西安市自身的努力,“比如在住房、医疗、工作环境薪资方面、就业前景加大改善力度。”
二线城市人才争夺加码升级
不仅仅是西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卷入眼下这轮人才争夺战。武汉、成都、长沙、郑州、杭州、青岛、厦门、福州……一个又一个城市放出“引才大招”, “硝烟”弥漫。
2017年7月19日,成都放出大招——“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当天下午,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成都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宣布从20日起,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稍早于此公布的成都“产业新政”规定,要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急缺紧缺人才提供公寓,确保各类人才“住得上房”,在租住人才公寓满5年后,还可低价购买。据央广网报道,成都市副市长刘玉泉称:“我们明确了未来五年规划建设35万套人才公寓的目标,努力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扎得下根。”
除了放宽落户限制、给予住房保障,成都还对毕业5年内在蓉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户口、房子和资金补助,一套组合拳下来,成都在人才争夺战中出尽风头。据四川新闻网报道,成都出台人才新政后,吸引13万余名本科以上人才来蓉落户发展。
武汉市市长万勇近日做客央视财经《对话》栏目时谈及武汉“突飞猛进”的人才引进速度时称,过去一般少的时候只有几万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多的时候也才十万多一点。2017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经过调查,发现年轻人最为关注三个问题:首先是收入,其次是住房,最后是落户。
“为了解决收入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指导标准。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我们研究出台政策,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大学毕业生落户,我们是零门槛,只要凭毕业证就可以落户,本科生和大专生是40岁以下,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万勇称。
除了规定“40岁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户”,南京直接开启了“塞钱”模式。
据当地媒体报道,3月6日,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称,凡外地高校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来南京参加面试的,政府将发放每人一次性补贴1000元。近日,南京再发政策“红包”:特殊人才薪酬不受工资总额限制。
另外,杭州、厦门、郑州等城市均有力度不一的“人才新政”出台。
梳理上述城市人才政策可知,放宽落户限制、解决毕业生住房问题以及给予高层次人才高额租房及购房补贴等均是常规动作。各个城市之间在“人才战”中也不乏新招。据《都市快报》2018年2月底报道,成都吸引人才的广告做到了杭州地铁站。有当地网友调侃,这是“赤裸裸地抢人”。
作为高校就业服务一线工作人员,尤吴晶更能够深刻感受到各大城市“人才争夺”的激烈。据其向澎湃新闻介绍,这两年来,除了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郑州等地政府部门及企业也会组团前来揽才。“往年更多是东部城市来招人,现在中西部城市也在发力。”尤吴晶称,目前来看,各大城市在高校的争抢仍算“良性”,“都是为了学生好”。
一线城市也加入战局
以往相对淡定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纷纷升级人才引进政策。
2月2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称要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等高层次人才群体加速办理引进手续,并加强引进人才落户保障。
较为特别的是放宽年龄限制。上述办法规定,在年龄上,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另外,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3月26日,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在七方面取得制度性突破,提出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并在租房、购房、经费保障、养老及医疗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
“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当天下午,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用一系列表态强调抓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如“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特别是卓越人才”。为此,他要求必须有引才聚才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出“动真格”的举措,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
不过,与当前多数城市重点吸纳大学生毕业生的引才政策不同,北京、上海突出的是对高端人才的引进。
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统计,截至目前,该校今年签约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应届本科生约占总数48.27%,西安为9.73%,武汉、重庆、成都仅占3.94%。签约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应届研究生占总数38.74%,西安26.13%,武汉重庆成都5.67%。
尤吴晶称,因往年没有统计相关数据,无法比较留西安毕业生比例是否较大增加,但就已有数据来看,一线城市仍是大部分毕业生首选。在他看来,该校主要培养信息与电子科技人才,在城市选择上首先考虑相关产业更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并不意外。
“据我研究,对于发挥人才集聚的效应,中国的一线城市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在人才吸引力上,现在所谓的“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北上广深相比,在目前的经济阶段里面,并无“太大优势”。
“因为一线城市的人才和产业基础实在太强了,其他城市只是找了几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陆铭认为,也正是因为这点,众多新兴城市想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胜出”,政府部门需要“头脑清楚”,找到属于自身的长期的比较优势。
尤吴晶也“能够明显感受到当地政府的诚意”——近一年来,西安不仅鼓励大型企业走进校园招聘毕业生,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公司项目“落户”西安。
“这些企业的到来能为学生留在西安工作提供平台和机会。”尤吴晶告诉澎湃新闻,“今年一个感受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考虑留在西安。”
“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会先到一线城市打拼几年,最终迫于高额的生活成本,仍会选择回到西安、武汉这样的新兴城市。因此各大城市引才,不要只盯着应届生,往届生的回流也是一大机遇,关键是能否做好平台搭建,能为年轻人提供不错的机遇和回报。”尤吴晶说。
新闻推荐
全国“非遗”精品集中亮相西安 ——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开幕
本报讯(记者魏建军)3月23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等协办的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期从3月23日至3月26日。 据了解,全国工艺品交易...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