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水中 恢复水生态再现河流诗意之美
世博园
渭河西安城市段
大唐芙蓉园
汉城湖景区
三月的西安城,随处可见水景相连的美丽。护城河里清水涟涟,绕城四周;渭河两岸依依垂柳,浐灞湿地亲水步道,周至水街秀美风情;体现汉唐文化的汉城湖与大唐芙蓉园烟波浩渺、画舫流饮;渭河灞渭桥、世博园、昆明池、渼陂湖……漫步在古城西安,处处都是“活力水城”的生动画卷。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西安样本”
“我看到了一个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美丽新西安。”2017年8月,作为水利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技术评估组组长的江恩慧在实地考察之后这样说,“西安彰显了十三朝古都的水文化底蕴,提升了城市品位,探索出西北一个缺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西安市素有“八水绕长安”之称,境内有渭河等较大河流54条,这些河流不仅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更是全市人民的宝贵财富。以水为脉,治水的历史从来都与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发展相伴相生。
“引水进城、护水清水、治水截污,西安的美丽水景来的并不容易”。西安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肖冰感慨地说,西安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开展绿水青山行动,实施“四治一增”,打造美丽西安。坚持柔性治水,以水兴城、以水靓城、以水名城,开启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西安实践,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诠释出具有鲜明“古城特色”的水生态文明新内涵。
2013年7月,西安市被列入水利部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从规划入手,从水字破题,深入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精心打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水生态景观,着力构建水管理、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大体系,促进了人与水、人与城、水与城相互之间和谐发展,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美丽水生态环境。经过三年创建,2017年试点建设以黄河流域最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宜居美丽的水韵之城初步形成
实施生态引水。以“引沣进城”等工程为依托,先后将秦岭北麓地表水引至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汉城湖等,兼具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初步形成。建设湖池湿地。建成了昆明池试验段等15座湖池,新增生态水面面积1.5万亩;建成浐灞国家湿地等15处湿地,新增湿地面积3.3万亩。
构建生态堤防。以中小河流治理为契机,以建设生态护岸和堤防为目标,目前完成了渭河、灞河等10条主要河流综合治理,新建、加固生态护岸和堤防514.74公里;建成了大峪、沣峪两大生态引水系统,推动了河库湖池水系连通,年均提供生态水7900万立方米,有力改善了水生态环境。此外,还将陕西母亲河渭河建成了北城一道靓丽的生态屏障,实现了“水清、堤固、洪畅、岸绿、景美”目标。
如今的西安,城北:渭河两岸,鸟语花香,水波荡漾;城南:曲江南湖、大唐芙蓉园,廊桥亭台,一步一景;城西:昆明池、渼陂湖,雕塑小品,水景相连;城东:浐灞广运潭,野鸭成趣,柳树依依。“东西南北中相连,八水相济润西安。”全市已形成了“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湖,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兼具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水系新格局。全面打造山水之城、生态之城、绿色之城、人文之城、智慧之城雏形初现,青山、碧水、蓝天,人水和谐、水韵古城,宜居美丽的西安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打造现代化“脑科病院”护航百姓脑血管健康 西安市第三医院“拳头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采展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为了降低脑血管病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作为由西安市委、市政府全额出资、按...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